在股價的攻擊波動形態中,有一條自然形成的攻擊通道(這裏以上攻階段爲例,下跌階段時反向理解)。
這條攻擊通道,由一條“無形”的通道上軌,和兩條“有形”的均線組成的通道下軌共同組合而成。
通道上軌屬於股價自身攻擊排列而形成的壓制性軌道,是以股價的最高價連成線而形成的“無形軌道”。
通道下軌大多是由兩條有形的均線來表現,也就是雙下軌。比如,某股價沿着5日和10日均線組成的通道下軌,或10日和21日均線組成的通道下軌形成向上的攻擊。對於有些股價波動高低價差比較大的個股,也可以用5日和21日均線組成通道下軌來進行監控。
但這裏所講的攻擊通道有一個特點,與一般意義上的畫線通道不同:這個攻擊通道不是簡單的直線通道,而是具有“弧線”的特徵。爲什麼呢?
因爲股價在向上攻擊中,一般剛開始時,攻擊速度比較緩慢,形成的通道上下軌道也比較窄。而隨着股價在攻擊中地不斷加速,每天的上下價差在不斷地拉大,這條通道的角度也會逐步向上傾斜,攻擊通道的寬度也會加大。
如果股價進行短時間的震盪整理時,攻擊通道還會有“收窄”、“擴放”的現象發生,所以,也會使得波動運行中的攻擊通道寬度不斷的出現變化。但只要股價不出現連續性加速使攻擊通道上軌和下軌之間的“乖離率”拉開太大,那麼,攻擊通道的一般寬度變化就是正常的波動變化。直到股價完成本階段的攻擊動作後,兩條下軌均線發生交叉封閉現象。該段攻擊通道纔算結束使命。
BOLL布林線指標就是這樣一種監控指標。但我們要從股價自身形成的“攻擊通道”中,結合均線的變化,來分析把握股價的運行狀態是處於哪一個階段中,就會比BOLL指標更貼近實際。
當然在分析中結合進BOLL指標的數據值,又不拘泥於BOLL指標通道的限制,就會解開BOLL指標中股價在強勢時突破指標上軌後的分析謎局。將股價、均線、BOLL三者結合起來監控股價的攻擊通道,在實戰中既貼近實際又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