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指標能夠更快地發出訊號當然很好,但這一點並不是特別難做到的,要使一條移動平均線更快地發出訊號只需縮短計算平均值所用的週期即可。但是,讓指標更早發出訊號所付出的代價就降低了這些訊號的可靠性,這是一個難以選擇的困境,因爲可靠性和靈敏性同樣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然而,根據我們前面的推斷,加入成交量信息後應該同時能夠改進靈敏性和可靠性。高成交量可以確認價格變化的有效性,此外,當成交量和價格變化出現分歧時,基於成交量的指標即使能發出訊號,也會比較遲緩。爲了測試可靠性,我比較了簡單平均方法和成交量加權方法下盈利交易的比例。
成交量加權的移動平均值在12個分組中的10個顯示出了更高的可靠性。在大盤低成交量這一組中成交量加權的移動平均值和簡單移動平均值持平,簡單移動平均值僅僅在低成交量中盤股這一組中表現出了更高的可靠性。在這60只股票中,簡單移動平均值在17只(佔總數的28%)股票上表現得更好,成交量加權的移動平均值在36只(佔總數的60%)股票上表現得更好,在7只股票上(佔總數的12%)兩個指標的表現持平。因此,在60%的情況下成交量加權的移動平均值都能提高指標的可靠性,簡單平均數的方法僅僅在28%的情況下是更可靠的,有12%的情況使用兩者中的任一指標都沒有差異(見圖16.4)。
因此,通過將成交量信息整合到價格指標中去,我同時做到了提高移動平均線的訊號靈敏程度和獲得更可靠的訊號,從而解決了長期困擾分析人士的靈敏性和可靠性無法兼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