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人的大單
本節的話題源於一次親身的經歷,時間應該是在2004年的上半年。
由於上證指數又一次創出階段性的新高,當時效力的公司重倉持有的錫業股份(000960)也是漲勢喜人,已經從6元的底部衝到了10元上方。但午飯後老總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小歇片刻,而是同我商量起行情來。
大盤從1300點上來直到1700 多點,其間沒有調整過。當時還沒有進行股權分置改革,甚至還沒有這樣的說法,即使提到也是用全流通的字樣來代替。但我對全流通一直抱有萬分的警惕, 或許也是受到我的影響,老總提出是不是可以減掉部分倉位。
做股票實際上有兩種方法,就是做大盤和做個股,實際上就是以大盤爲主還是以個股爲主。大多數機構包括基金採用的是第一種方法,但公司在全面考察基本面的基礎上對一些個股明顯加大了投資力度。儘管當時全流通問題隨時可能被提到桌面上來, 但至少短期內還看不到大盤暴跌的跡象,因此是否減倉完全取決於個股的基本面變化。
錫業股份(000960)已經從6元漲到10元,確實會有一些困惑,但由於該股兩個基本面方面的情況,我認爲應該繼續持有。
一個情況是有關公司本身的。該公司的產品錫的價格目前大幅度飆升,倫敦期貨交易所的三月期價已經從6500美元上漲到9100美元,升幅達到四成。
另外一個情況是有關市場方面的。該股在首次衝擊10元這兩年半以來的新高時出現了大筆買單。
既然有這兩方面的保證,老總也就不再提減倉的事情了,只是有些擔心,萬一那些大買單是非正常交易呢?
老總指的當然就是對倒。其實就連普通的投資朋友也知道,在股價從6元漲到10元后出現大單子或者說是大的成交量幾乎可以斷定是主力在對倒出貨。確實有很多種情況是這樣的結論,但對證券市場而言就是沒有什麼永恆的結論。
證券市場沒有軍規。
絕不要輕易相信所謂的結論,因爲條件一直在變。
股價在相對高點放量是不是對倒,這還得依賴於我們細心的分析,依賴於一些細節的把握。
圖14-1錫業股份(000960)當時的分時走勢圖,我們通過這張圖來回放這次股價衝擊10元的過程。
10點10分,在圖中的A點一筆18萬股的單子將股價從9.75元打到9.80元。該股流通盤13000萬股,成交量一直比較大,在10元大關前出現這些拋盤是正常的,從9.75元到9.80元有五個價位,全部打掉用了18萬股並不異常。
由於上檔已經沒有大拋盤,所以股價進入9.85元橫盤。20分鐘後在圖中的B點一筆12萬股的買單將股價打到9.90元,又是掃掉五個價位。
接着股價無量,上衝到9.95元。不到10分鐘,在圖中的C點再一筆15萬股的單子將10元及以下的壓盤掃光。接着在10元上方不斷出現萬股拋盤但隨即就被喫掉,中午收市前股價站上10元大關。
在整個大單子掃貨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兩點:
第一是一筆單子打掉上檔幾個價位的壓盤。
第二是沒有看到下方有50手以上的接單。
當股價漲幅過大以後,市場的自然狀態就是僅有少量的接盤和較大的拋盤。因此儘管買單較大,但因爲喫掉幾個價位,所以基本上可以認定上方是市場上的拋盤,而不是對倒盤。尤其是在接近和達到10元這樣的整數關口。另外假如是主力對倒的話,其目的就是要將股價做上去,因此必定會在下面放上一些較大的接單,以避免股價的回落,但這次沒有。
顯然,整個交易過程非常自然,這些大買單一定是新的市場多單。
其實這個股票本身有沒有主力還是一個謎,其股價的逐級攀升完全是緊跟錫價的上升走勢進行的。
最後該股在這波行情中漲到11元以上, 當年最終漲到12元以上。
類似的情況在該股上漲的過程中已經多次出現,所以我在當時並不把它看作是主力運作的結果。
後來的年報顯示,十大流通股東全部是新面孔,其中有九家是基金和機構。
假設基金欲買進錫業股份(000960) 200萬股,股價在9.50元到10.00元, 時間三天。該股前一天收盤9.54元,日成交在300萬股左右。
交易員如何操作?
拿到單子的當天股價開在9.55元,交易員可以有兩種操作方式。
方法①:以價格爲要素,儘可能買在低價位,比如在9.54元左右不動聲色地吸納甚至等待更低的價格出現。如果股價一直這樣甚至還下跌,那麼買入的價格將是比較理想的,對公司當然也是有利的。
但股票市場上任何情況都會出現。如果後兩天股價上漲超過了10 元而自己還沒有買足200萬股,上司一定會問:前面你在幹啥呢?
方法②:以時間爲要素,儘可能快的買進200萬股。結果很可能是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裏就把200萬股買回來了,而股價則因爲突如其來的大買單而一路上衝到10元,因爲交易員不能在10元以上買入,所以股價沒有超過10元。隨後股價因爲失去大買單的支撐而回落甚至跌破原來的起始位置。
交易指令單完成了,只是買進成本比較高,也許高達9.90元,股價在第二天跌到9元以下,但這不是交易員的過錯,交易員完成了指令單,上司儘管胸口有點悶但至少口頭上不會有意見。
從人類天生的自私心態出發,交易員--定會採用第二種方式。
我們經常會在盤中看到某些股票在開盤後-.路有
買單掃貨,也沒有明顯的成交量,根本就不像是有組織的拉昇行情,也許這就是某個大機構的交易員在幹活。
本節案例中的盤中掃貨像不像機構大單子的掃貨?我認爲一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