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Vitalik Buterin 在他的官方 X 个人资料上发表了一篇帖子,他在帖子中有效地呼吁以太坊第 2 层的更大去中心化。
Buterin 是著名的以太坊联合创始人,他的话在这个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从理论上来说,第 2 层从其所属的第 1 层继承了安全性。
但问题在于,不确定如果第 1 层是去中心化的,例如以太坊,那么依赖于它的第 2 层是否也一定是去中心化的。
确实,对于第 2 层来说,达到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通常非常困难,例如Coinbase的 Base 就是其中一个上层。
此外,新的第 2 层不断推出,其中许多实际上根本没有去中心化。
为了使第 2 层真正有意义,它必须是去中心化的;否则,使用其他同样中心化且管理起来更简单的解决方案(例如公司的专有平台)会更方便。
区块链技术与其他允许管理金融交易的技术的真正区别恰恰在于去中心化,因为否则,从其他角度来看,中心化技术的性能会更高,也就是说,可扩展性更强,成本更低。
由于第 2 层正是用于使区块链上的加密交易更具可扩展性和经济性,因此很明显,第 1 层的相同最佳实践也必须在这些更高的层次上应用。
Buterin 直接从第 2 层的爆炸开始。
不仅已经有很多,而且还有更多的正在诞生。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表示,从明年开始,他将只考虑至少处于第 1 阶段的 Layer-2,也就是在理事会中达到 75% 的门槛以忽略证明系统,并且在 Rollup 团队之外拥有超过 26% 的理事会成员的 Layer-2。
他补充道:
“rollup 作为光荣的多重签名的时代即将结束。加密信任的时代已经到来。”
此外,他还分享了一张截图,其中明确指出,不仅生态系统标准必须变得更加严格,而且仅仅宣布走上去中心化的道路已经不够了。
目标是达到这样的程度(第 2 阶段),即只有代码真正支持汇总,并且只有当代码明显与自身不一致时,安全理事会才能进行干预。
从 Buterin 的话中可以清楚看出,这些主要是治理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加密协议可以被一组人以任意方式操纵,或者它允许一个或多个人对其他人做出任意决定,那么它就不能被视为去中心化的。
如果不去中心化,就不是无需信任的,这就必然需要信任那些管理它的人。这不是去中心化项目应该具备的特征,而是中心化项目的主要特征之一。
此外,中心化项目往往不仅更容易开发,而且性能也更好,因此,如果去中心化技术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就没有必要使用去中心化技术。
Buterin 意识到,声称去中心化并且真正去中心化的项目(从以太坊开始)非常少。另一方面,声称去中心化但实际上根本不去中心化的项目则更多。
如果加密协议中有一个或多个人能够任意干预,随意修改代码,或确保协议内执行的操作不完全遵循代码中的内容,那么这种协议就不是真正去中心化的。
集中式协议的固有风险不仅与它需要用户绝对信任这一事实有关。
例如,还存在与资金安全相关的风险,因为就像以前发生过很多次的那样,资金可能会被恶意行为者窃取。例如,2014 年加密货币交易所Mt. Gox 的倒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还存在其他风险,例如任意更改代码,而任何用户都无法反对,甚至大多数用户也无法反对。
过去也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声称是去中心化的协议实际上有其作者专门设计的后门,以允许其挪用用户的资金。
自从去中心化协议出现以来,越来越明显的是,当这些协议安全、设计良好、实施良好时,它们的治理管理问题往往比中心化协议少得多。
在加密领域,真正去中心化的东西总是比非去中心化的东西更有优势,因此,Buterin 决定进一步强调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