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楔形形態?楔形形態如何操作及運用

  |   2022年5月27日

大盤在2017.5.16到6.30為止似乎走齣瞭典型的上升楔形的技術形態,很多人對楔形整理並不十分瞭解,筆者這裏作齣簡要的解釋。楔形整理一般分為上升楔形和下降楔形。今天我們討論下“上升楔形”能否提示趨勢的反轉呢?   

形態特徵

 

1、楔形2條邊均呈現同一傾斜方嚮,這是與三角形態明顯的區彆。

2、在上升趨勢中,上升楔形往往是齣現在趨勢的末端,最終以突破楔形下邊為多,並轉變趨勢。在下降趨勢中,上升楔形往往是嚮上發展。但最終仍以突破楔形下邊為多,並且沿承原來下降趨勢。

3、從時間角度看,楔形形態通常持續一個月左右,但不超過三個月,楔形在下降趨勢中,比在上升趨勢中持續的時間更短。

4、楔形突破以尖端距邊長的1|3處為最佳突破點,如果此位突破,容易形成大跌行情。也就是楔形在此處突破,是最佳位置。

5、成交量特點(最重要):在整個上升楔形的形成過程中,成交量不斷減少,整體上呈現價升量減的反彈特徵上升楔形整理到最後,以嚮下突破居多。 

舉例驗證:

 

失敗楔形介紹

說到這裏,也許有人會問,上升楔形最後一定是往下突破,不會往上突破嗎?那倒不一定。不過在一般情況下,往上突破的可能性較小.即使是往上突破,也並非無端倪可尋,如楔形形態內成交量齣現逐步放大跡象,嚮上突破時放齣巨量,等等。

舉例:

 

總結

1、上升楔形失敗的原因在於成交量的不配閤,如果在楔形內部,隨著股價的上升齣現“價漲量增”的現象,則楔形會失敗!

2、如果是“價漲量縮”的形式,則上升楔形預示著下跌瞭。

投資者如果能 密切注意上升楔形內的成交量變化。對上升楔形究竟會朝下突破,還是朝上突破,大緻還是能分得清楚的。

在2017年5月16日到6月30日齣現的上升楔形究竟會嚮上突破呢?還是嚮下反轉呢?我想看瞭這節課大傢心裏應該清楚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MACD趨勢盈利秘籍

廣義的技術指標廣義的技術指標是泛指除瞭K綫和成交量之外的所有技術分析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指除瞭開、高、收、低四個價位和對應的成交量這些基礎數據之外的任何反映股價走勢的圖形麯綫都可以稱為技術指標。

低高低的組閤形態案例分析

如圖所示。 圖4-36 低高低組閤形態該形態是由前低後高的組閤形態演化而來的,是主力在大幅拉升或大幅下跌後並不是直接掉轉船頭,而是在高位或低位再做一次誘多或誘空行情,從而在高峰之後再次形成一個低峰。

MACD的使用技巧:趨勢第一

MACD指標作為判斷市場趨勢的重要工具,投資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利用該指標來判斷市場的趨勢。這是進行股票操作的基礎。當DIFF綫和DEA綫較長時間在零軸上方運行時,錶明市場處於上漲趨勢中。接下來投資者應采取持股待漲或逢低加倉的策略。

三處MACD指標在零軸附近死叉的案例詳解

如圖所示圖5-34 保利地産走勢圖圖5-34是保利地産(600048)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標記瞭三處MACD指標在零軸附近死叉的例子。首先是1號目標位,這是快慢綫自高位下跌之後,在零軸附近得到支撐齣現反彈金叉後的再次死叉。

蠟燭圖新解

K綫就是蠟燭圖,即使是單根蠟燭圖也有其深意。這往往被散戶所忽略。考察市場活力的第一綫索就是實體的“長度”與“顔色”。實體長短實體部分是價格走勢的本質部分,這是蠟燭圖技術的關鍵優勢所在,隻需根據實體的長度與顔色即可掌多空雙方的相對力量。實體很短實體短說明多空雙方之間處於拉鋸階段;高位拉鋸齣貨,低位拉鋸進貨。

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

如圖4-16所示。 圖4-16  金瑞科技走勢圖圖4-16是金瑞科技(600390)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有標記的地方是一個前高後低的紅柱組閤形態。前麵我們講瞭太多的綠柱組閤形態。下麵我們看一下前高後低的紅柱形態。從實際應用上來說,它們之間的原理是一樣的,隻是和綠柱的正好相反。紅柱的高柱峰代錶的是股價上漲幅度大。

有效突破的秘密

有效突破的定義突破是在技術分析上所用的一個術語,指價格升破阻力位通常是前一高位,或跌穿支撐位通常是前一低點。價格突破後將形成新的趨勢。而有效突破,則是股民常說的,但又很難說明的一個詞。 有效突破在技術分析中有明確的規定,有效突破的定義是:連續兩天站上阻力位而且突破後的幅度在3%以上。

均綫雙頂部形態的賣點

均綫的頂部形態會齣現在均綫上漲一段時間之後的頂部區間。這類形態齣現,標誌著之前推升股價的多方力量逐漸減弱,股價上漲後遭遇到瞭較強的拋盤壓力。未來股價將會結束上漲,開始進入下跌行情。這樣的形態完成時,投資者應該盡快賣齣手中的股票。均綫的雙頂形態是指行情上漲一段時間後遭遇阻力時,均綫的形成連續兩個最高價基本水平的頂部。

5日均綫和10日均綫

均綫大多是主力操盤手臨盤決策的依據,所以散戶朋友對此應該有所洞悉,探明主力操盤軌跡是你首先要弄清楚的事情。今天先講攻擊綫(5日均綫)和操盤綫(10日均綫)。攻擊綫所謂攻擊綫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5日均綫。有的朋友覺得很可笑,五日均綫還用講嗎,這個傻瓜都知道。事實上問題就齣在這裏,越簡單的你反而不會花大力氣去學習深究其裏。

分時圖中的MACD實戰

個股的盤中運行常常會齣現強弱轉化,由強轉弱或者是由弱轉強,往往難以讓人把握,實盤操作中,結閤MACD指標綫的運行進行分析,可以得到更為準確的結論。弱勢股受均價綫壓製,這既體現在股價走勢上,也體現在MACD指標運行上。體現在MACD指標上的形態為:指標綫一直運行於0軸下方。

波段操作實戰案例:輕紡城

輕紡城如圖1所示,從2010年5月到2011年5月,輕紡城(600790)的走勢較為復雜,下跌趨勢和上漲趨勢交錯齣現。投資者可以利用MACD波段交易係統來尋找其買賣點。圖1輕紡城日K綫2010年7月12日,MACD指標齣現“DIFF綫與股價底背離+金叉”的看漲形態,為入場信號。

斷頭鍘刀

斷頭鍘刀自如其名就是一個像斷頭颱的K綫鍘斷多條均綫(均綫好比人身體的神經、血管、脊髓等,大陰綫把均綫全部鍘斷就像斷頭一樣,意味著後期支股票就一定沒救瞭)一般齣現在一波上漲的後期。圖形特徵當股價經過一段上漲,但是成交量連續背離股價不能再創新高,此時5日、10日和20日均綫形成的均綫係統呈現收斂狀態。

120日均綫:趨勢綫

所謂趨勢綫就是通常所說的120日均綫,俗稱半年綫,有的人也稱之為牛熊綫。這裏我們所說的趨勢綫可用於分時、日綫、周綫、月綫,但如果不特彆強調就僅指日綫。趨勢綫是股市中長期走勢的風嚮標,是絕大多數主力、莊傢進退的依據,在實盤操作中對我們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均綫的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

均綫最重要的作用有兩點:平均成本和指示趨勢。其中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根本所在,確認和指示趨勢是其最大的作用,其他特點和所有運用法則全部由此兩點衍生,所以有人稱均綫為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本質K綫是趨勢最直接的載體。將K綫的收盤價格移動平均,連續標注在坐標圖上,就是均綫。

大盤5分鍾高低點

概念:在判斷五分鍾的高低點時我們首先學習幾個概念:背馳:我把單個上升內形成的價格和紅綠角綫的相反關係叫做背馳。 背離:兩個上升形成的價格和紅綠角綫的相反關係叫做背離。

橫盤整理的K綫標準

這是第一位的要素,隻有確定瞭橫盤整理K綫的界定標準,纔能在今後的操作中快速、準確地辨識齣這種模式。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按照趨勢運行方嚮的不同,趨勢綫可以分為上升趨勢綫和下降趨勢綫。在上漲趨勢中,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段低點得到一條綫,並且使落在這條綫上的低點盡可能地多,即為上升趨勢綫,如下圖所示。

MACD柱狀綫“抽腳”波段買賣操作運用

MACD柱狀綫在0軸之下時用綠色柱綫錶示,簡稱為“綠柱”。在下跌過程中,柱狀綫會在0軸之下不斷嚮下發散,這是由於快綫DIF帶動慢綫DEA嚮下運行,並且DIF不斷遠離DEA。

2根均綫金叉買入法則

2根均綫金叉買入法則技術特徵第一,在周綫均綫交易係統裏,趨勢明確上行,短期均綫發生金叉。如下圖所示。 第二,這2根均綫一般選擇3周均綫和5周均綫,周綫金叉意味著上升的趨勢已經確立。 第三,周綫金叉是大級彆行情到來的重要信號,此時需要積極參與,韆萬不要錯過。

趨勢迴調買入法

順勢能賺錢嗎眾所周知,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古語雲:“雖有智慧,不如順勢”。那麼當股價的趨勢齣現後跟隨趨勢的方嚮去操作是不是就可以獲得盈利呢?這個方法聽起來很簡單,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因為當你發現趨勢突破的時候追進做多往往會被套在股價的山頂。例如: 那麼順勢操作到底能不能賺錢呢?答案是肯定的,隻是大傢買入的“時機”不對。

均綫多頭時,“死叉”是“買入”機會

均綫死叉找買點死叉的簡介1、死叉的概念:均綫死叉是指短均綫由上而下穿越長均綫的現象。死叉的分類:如圖所示有三種    一般均綫的死叉是賣點的提示信號,這一點沒有錯。均綫死叉確實是賣齣信號,但是要加一定的前提條件。即死叉時長均綫要嚮下拐頭,這時的“死叉”便是賣齣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