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氏理論是所有市場技術研究的鼻祖,只要對股市稍有經歷的人都對它有所耳聞。它是股市本身的行爲(通常用指數來表達),而不是股票分析人士所依靠的商業統計材料。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理論的創始者一查理斯•道,聲稱其理論並不是用於預測股市,甚至不是用於指導投資者,而是一種反映市場總體趨勢的晴雨表。
1902年,查理斯•道去世以後,威廉•P.哈密頓和羅伯特•雷亞繼承了道氏的理論,並在其後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最終成爲我們現在所看見的道氏理論。他們所著的《股市晴雨表》、《道氏理論》成爲後人研究道氏理論的經典著作。
19世紀20年代福布斯雜誌的編輯理查德•夏巴克,繼承和發展了道氏的觀點,研究出瞭如何把“股價平均指數”中出現的重要技術信號應用於各單個股票。而在1948年出版的由約翰.邁吉和羅伯特. D.愛德華所著《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繼承併發揚了查理斯•道及理查德•夏巴克的思想,並被認爲是有關趨勢和形態識別分析的權威著作。
海濱居住者在有海潮來臨時,會採用讓一個來臨的波浪推動在海濱中一隻木樁到其最高點的方法來確定海潮的方向。如果下一個波浪推動海水高出其木樁時,他就可以知道潮水是在上漲。如果他把木樁改換爲每一波 浪的最高水位記號,最終將會出現一個波浪在其上一記號處停止並開始問撤到低於這一水平,他就可以知道潮水已經迴轉了,落潮開始了。這事實上就是道氏理論定義的股市趨勢。
浪潮、波浪及漣漪的比較在道氏理論最早的時期就已開始了,大海的運動對道氏理論有一定的啓發。但股市中的浪潮與波浪遠不如大海的浪潮與波浪那樣規則。用以預測每一次浪潮及海流的時間表可以提前製作,但道氏理論卻不能對股市給出一個時間表。儘管如此,道氏理論對股市操作還是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道氏理論是股市技術研究的鼻祖,對股市操作有很重要的指導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平均指數包容消化一切。
因爲它們反映了無數投資者的綜合市場行爲,包括那些有遠見力的以及消息最靈通的人士,平均指數在其每日的波動過程中包容消化了各種已知的可預見的事情,以及各種可能影響股票供給和需求關係的情況。
2.三種趨勢。
“市場”一詞意味着股票價格在總體上以趨勢演進,其最重要的是主要趨勢,即基本趨勢。它們大規模地上下運動,通常持續幾年或更多的時間,並導致股價增值或貶值20%以上,基本趨勢在其演進過程中穿插着與其方向相反的次等趨勢,即當基本趨勢暫時推進過高時所發生的回撤或調整(次等趨勢與被間斷的基本趨勢--同被劃爲中等趨勢)。最後,次等趨勢由小趨勢或者每一個波動組成,小趨勢並不是十分重要的。
3.基本趨勢。
基本趨勢是大規模的、中級以上的上下運動,通常(但非必然)持續1年或數年之久。只要每一個後續價位彈升比前一個彈升達到更高的水平,而每一次等回撤低點( 即價格從上至下的趨勢反轉)均比上一個回撒高,這一基本趨勢就是上升趨勢,這就稱爲牛市。相反,每-中等下跌,都將價格壓到逐漸低的水平,這一基本趨勢則是下降趨勢,被稱爲熊市。
正常情況下,基本趨勢是三種趨勢中真正長線投資者所關注的唯一趨勢。 他的目標是儘可能在確定牛市已經啓動的時候,在一個牛市中買入 然後一直持有, 直到很明顯牛市已經終止而一個熊市已經開始的時候。長線投資者認爲他可以很保險地忽視各種次等的回撤及小幅波動。但對於交易人士來說,完全有可能關注次等趨勢。
基本趨勢又包括牛市和熊市兩個階段:
(1)牛市,也是基本上升趨勢,通常(並非必要)劃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建倉(或積累),在這一階段, 有遠見的投資者知道盡管市場蕭條,但形勢即將扭轉,因而就在此時購入那些勇氣和運氣都不夠的賣方所拋出的股票,並逐漸拾高其出價以刺激拋售,公衆爲股市狀況所迷惑而與之完全脫節,市場活動停滯也開始有少許回彈。
第二階段是一輪穩定的上漲,交易量隨着公司業務的景氣不斷增加,同時公司的盈利開始受到關注。也正是在這一階段, 技巧嫺熟的交易者往往會得到最大的收益。
最後,隨着公衆蜂擁而上的市場高峯的出現,第三階段來臨,所有信息都令人樂觀,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股票此時拒絕追從。
(2)熊市,也是基本下跌趨勢,通常(也非必定)也有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出倉或分散(開始於前一輪牛市後期),在這- -階段後期,有遠見的投資者感到交易的利潤已達至一個反常的高度,故在漲勢中拋出所持股票。儘管彈升逐漸減弱,交易量仍居高不下,公衆仍很活躍。但由於預期利潤的逐漸消失,行情開始顯弱。
第二階段稱爲恐慌階段。買方少起來而賣方就變得更爲急躁,價格跌勢徒然加速,當交易量達到最高值時,價格也幾乎是直線落至最低點。恐慌階段通常與當時的市場條件相差甚遠。在這一階段之後, 可能存在一個相當長的次等回調或一個整理運動,然後開始第三階段。
那些在大恐慌階段堅持過來的投資者此時或因信心不足而拋出所持股票,或由於目前價位比前幾個月低而買人。商業信息開始惡化,隨着第三階段推進,跌勢還不是很快,這是由於某些投資者因其他需要,不得不籌集現金越來越多地拋出其所持股票。垃圾股可能在前兩個階段就失去了其在前一輪牛市的上漲幅度,稍好些的股票跌得稍慢些。當壞消息被證實,而且預計行情還會繼續看跌,這一輪熊市就結束了,而且常常是在所有的壞消息“出來”之前就已經結束了。
我們應記住基本趨勢的典型特徵。當我們知道牛市的最後一階段一會出現哪些徵兆,就不會爲市場出現看漲的假象所迷感。
4.次等趨勢。
次等趨勢是價格在其沿着基本趨勢方向演進中產生的重要回撤。它們可以是在一個牛市中發生的中等規模的下跌或“回調”,也可以是在一個熊市中發生的中等規模的上漲或“反彈”。正常情況下,它們持續3周時間到數月不等,但很少再長。任何與基本趨勢方向相反、持續至少3個星期並且回撤一個沿基本趨勢方向上價格推進淨距離至少1/3幅度的價格運動,即可認爲是中等規模的次等趨勢。
自從19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由於信息科技的進步以及電腦程式交易的影響,市場次等趨勢的波動程度已經明顯加大。基於這個緣故,長期投資的“買進一持有”策略可能有必要調整。對新股民來說,在修正走勢中持有多頭頭寸,並看着多年來的利潤逐漸消失,似乎是一種無謂的浪費與折磨。當然,大多數的情況下,經過數個月或數年以後,這些獲利還是會再度出現。然而,如果專注於中期趨勢,這些損失大體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對於股票市場的參與者而言,以中期趨勢作爲準則應該是較明智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希望精確掌握中期趨勢,你必須瞭解它與長期(主要)趨勢之間的關係。
5.小趨勢。
它們是非常簡短的(很少持續3周,一般小於6天)價格波動,從道氏理論的角度來看,其本身並無多大的意義,但它們合起來構成中等趨勢。一般一中等規模的價格運動,無論是次等趨勢還是一個次等趨勢之間的基本趨勢,由一連串的三個或更多的明顯地小波浪組成。從這些每日的波動中做出的一些推論很容易引起誤導。小趨勢是上述第三種趨勢中唯一-可被 人爲操縱的趨勢。
在運用道氏理論指導交易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相互驗證原則。兩種指數必須相互驗證,是道氏原則中最有爭議也是最難以統一地方, 然而這一原則已經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任何仔細研究過市場記錄的人士都不會忽視這一原則所起到的作用。面在實際操作中將這一原則棄之不顧的交 易者總歸是要後悔的。因爲市場趨勢中不是一種指 數就可以單獨產生有效的信號。
2.交易量跟隨趨勢原則。
交易量跟隨趨勢就是主要趨勢中價格上漲,交易活動也就隨之活躍。一輪牛市中,當價格上漲時交易量隨之增長。而在一輪熊市中,價格跌落,當其反彈時,交易量也增長。這一原則也適合於次等趨勢,尤其是在一輪熊市中的次等趨勢中。
3.直線可以代替次等趨勢原則。
在道氏理論術語中,一條直線就是兩種指數或其中的一種做橫向運動, 這一橫向運動長達2~3周,有時甚至達數月之久,在這一期間,價格波動幅度大約在5%或更低一些。一條直線的形成表明了買賣雙方的力量大體平衡,如果一個價格範圍內已沒有人售出,那些需要購人的買方只得提高出價吸引賣方,或者那些急於脫手的賣方在一個價格範圍內找不到買方,只得降低售價吸引賣方。價格漲過現存“直線”的上限就是漲勢的標誌,相反,跌破下限就是跌勢標誌。總的說來,在這一期間,直線越長,價格波動範圍越小,則最後突破時的重要性也越大。
直線經常出現,以至於道氏理論的追隨者們認爲它們的出現是必須的,它們可能出現在一個重要的底部或頂部,以分別表示出貨或建倉階段,但作爲現行主要趨勢進程中的間歇,其出現較爲頻繁。在這種情況下,直線取代了一般的次級波浪。當一指數要經歷一個典型的次等回調時,在另一指數上形成的可能就是一條直線。值得一提的是一條直線以外的運動不論是漲還是跌,都會緊跟着同一方向上一個更爲深入的運動,而不只是跟隨因新的波浪衝破先前基本趨勢運動形成的限制而產生的“信號”。在實際突破發生之前,並不能確定價格將向哪個方向突破。對於“直線”一般給定的5%限度完全是經驗之談,其中存在一些更大幅度的橫向運動,這些橫向運動由於其界限緊湊明確而被看做真正的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