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第47課:2007年4月19日行情分析
個很顯然的道理,對市場瞭解得越多,對走勢的把握就越精確。
例如2007年4月19日的行情,跌破5日線後有一個反抽,在11:08剛好構成對前一天中樞的第三類賣點,這就是最後的、被本ID理論所保證的離開機會。在該點位後面走的,就與本ID的理論無關了。
上圖所示爲上證指數2007年4月19日跌破5日均線之後回抽形成第三類賣點走勢圖
在一個下跌裏,除了最後那一個位置,所有的賣出都是對的,但這和本ID的理論無關。這類似賭博,就賭離開的點位不是最後的位置。當然,賭博也是一種方法,但這種方法不在本ID的討論範圍內。
有人可能要問,就算跌破5日線,也可能存在很快就拉起來的情況,如何處理?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但市場是否選擇這種可能性,都是當下的。如果很快拉起來,那自然會有一個符合本ID理論的買點出現,這需要市場自己去選擇。既然已經賣出,就耐心等待。
上圖所示爲上證指數2007年4月19日30分鐘K線走勢圖
上圖所示爲上證指數2007年4月19日5分鐘K線走勢圖
上圖所示爲上證指數2007年4月19日1分鐘K線走勢圖
這當然與分析的精確度有關。有些人分析不到位,會回補早了,這也很正常。技術更熟練的人,當然應該享受更精確的買點。但節奏是更重要的,站在小級別操作的角度上,就算你回補早了,也比沒走傻看着強。補早了,就多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精確度。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上面都是針對資金比較小,操作級別比較小的投資者來說的。如果真是按日線操作的投資者,就應該從1000多點一直拿着,這些震盪根本無須理會,因爲日線級別的賣點並沒有出現,那就等出現第一類、第二類賣點再說。以周線級別操作的大資金,就更無所謂了。
這裏只是以指數爲代表來講解一種方法,個股的分析是一樣的。
其實,如果你對市場理解得更多點,2007年4月19日走勢的低點其實是很容易把握的,這和上節課所說的當日走勢分類有關。最後一個第三類賣點對5日線進行反抽出現在11:08,前面3個30分鐘K線沒有重疊。也就是說,下面的走勢顯然不可能是存在兩個中樞的單邊走勢。
上節課說的三種情況中,第二種是不可能出現了。對於第一種,平衡市走勢,最好的情況只能是當日中樞出現在11:00後那個K線範圍內。如果出現在後面的K線之中,顯然位置更低了。至於出現第三種情況,也就是沒有中樞的走勢,意味着後面將會有巨大的跌幅。
第三類賣點後面,至少都會出現一個次級別的跌勢,也就是一個1分鐘以下級別的向下走勢是必須完美的。所以站在純理論推理的角度,可以百分之百確定地安排後面可能出現的回補,也就是說,從11:08開始的向下走勢,必然要出現走勢的完美。
注意,這些分析在11:08之後就可以馬上給出,並不需要預測或事後編排,都是可以根據本ID理論嚴格分析出來的。
下午開盤後,到13:30,就知道第三種無中樞的走勢已經不可能存在了,因爲當日一個連續3根30分鐘K線的重合已經出現,即當日的中樞出現了。也就是說,到13:30,市場已經給出了自己選擇:不可能出現2007年2月27日那天的無中樞下跌,最多就是一個弱的平衡市。因此,10:30到13:30這個中樞,就是最值得關注的。
用中樞震盪的觀點,需要比較的就是10:30前的下跌與13:30後的下跌力度。這時候大盤還沒有真正對該中樞破位,但已經百分之百地知道一旦破位,需要去看什麼來決定買賣點。
用MACD輔助,顯然1分鐘圖並不適合看,因爲10:30到13:30前,這個MACD已經有綠柱子了,這樣看起來費勁。可以選擇5分鐘的圖。在5分鐘圖上,10:30前的下跌剛好構成一個綠柱子面積,而10:30到13:30剛好出現回拉,雖然黃白線沒有明顯回到0軸,但紅柱子有了。
用中樞震盪的看法,後面的下跌,出現的背馳不會是5分鐘級別的,只能是5分鐘以下級別的,甚至就是分筆級別的最小背馳,然後引發大幅度回拉該中樞附近。當然,如果是特小級別的背馳,並不一定有足夠力度決定其一定能拉回該中樞,但由於該中樞存在,回拉力度是可預期的。
上面的分析,在大盤13:30沒真正繼續破位前,就可以百分之百明確地給出,裏面都是純邏輯的推理,和任何預測無關。假設你是小級別操作者,而且已經在11:08的第三類賣點出去了,那麼你需要的就是回補。
有了如上分析,你就可以耐心等待,看5分鐘圖去比較其力度了。而且你應該知道,強力的回拉,並不一定需要一個1分鐘的背馳。在大幅度的下跌後,一個分筆的背馳就足以引發走勢大幅回拉該中樞。特別地,由於10:30前的下跌引發的反抽也是一個分筆的背馳造成,一般來說,中樞震盪都有對稱性,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已經足以讓你不會忽視分筆背馳引發大級別轉折的可能(分筆背馳一般可以用1分鐘MACD柱子的長度來輔助判斷)。
在大盤再次進入下跌時,你已經有足夠的準備去等待。而且你可以很明確地知道,價格跌破10:30到13:30的中樞之後,首先會有一個小的第三類賣點。小的第三類賣點之後有兩種演化的可能:一種可能是變成一個大一點級別的盤整,另一種可能是形成下跌,至少再有兩段向下。對於第一種情況,在這個盤整出現後,有足夠的時間選擇介入,所以不用着急。而後面市場的真實選擇是第二種,在一個小的第三類賣點後,再次出現兩波下跌。
對於一個跌破中樞的下跌來說,第三類賣點後再來兩波就可以隨時完美。由於該下跌是1分鐘以下級別的,因此不能以1分鐘的底背馳去確認買點,只可能根據分筆背馳來確認買點。根據預先知道的中樞震盪看法,唯一需要確認的是13:30後的下跌與10:30前下跌的力度比較。從5分鐘MACD兩柱子面積的比較可以看到,後者的力度並不比前者大,參考深圳成指的圖就更明顯了。因此可以斷言,這次13:30開始的下跌,一定會有強力回拉。
實際走勢是,在第二波的分筆背馳(看1分鐘圖14:43的MACD柱子,該K線還是所謂的早晨之星)後,大盤出現大幅度回拉,這其實是理論百分之百保證的事情。
注意,並不是下跌的分筆背馳就一定存在大幅回拉,這個大幅回拉是由當日平衡市走勢類型的中樞位置與時間決定的。而且,反抽的最低位置也很清楚,就是這下跌最後一個反彈開始處,結果收盤也真的收在該位置,這其實也是理論所保證的。
當然,如果你懂的東西更多,對確定開始反彈的位置是可以很精確的。首先,日線的布林通道中軌和20天均線都在3351點,按照一般的技術分析,這是一個強力支持位置,而實際低點在3358點。另外,1分鐘圖上的下降通道下軌也在該位置,幾個因素相互配合,該位置出現反抽就完全在把握中了。
後面的走勢很簡單,關鍵是那個中樞。由於分筆背馳只能保證回抽到下跌最後一個反彈處,並不能百分之百支持對該中樞的完全回拉,所以理論上依然存在繼續跌出一個更大級別的背馳而後再回拉的可能。當然也可以直接上去,這必須由市場來選擇。但無論哪種情況,該中樞都是一個新的中樞形成前的判斷關鍵。而2007年4月20日當天中樞的位置,就決定了今後走勢可能的演化方式。
上圖所示爲上證指數2007年4月19日帶布林通道的日K線走勢圖
以上是一個分析的範本,這些分析都是可以當下進行的,裏面不涉及任何預測。市場當下走勢的每一步,都應該給出儘可能完整的分析。對本ID理論熟悉的操作者,其實1秒就可以把當下情況分析清楚,然後採取最正確的操作。但必須強調,這只是爲了說明如何去分析,並不是鼓勵所有人都去弄這種超級短線。
當然,如果你連這麼精確的分析都能當下完成並指導自己的操作,那麼那些大級別的操作就更沒有問題了。對於小資金來說,如果有T+0,這種分析就是絕對有實戰意義的事情。在T+1的環境下,就算3358點買的,在第二天仍然有出不掉的風險。如果是T+0,這種風險就不存在了。因爲對於超級短線來說,回拉到最後一個反彈開始的位置就可以出來,然後看市場下一步的走勢,然後選擇下一買點。
再次強調,這只是爲了說明理論,並不鼓勵大家都按照這麼小級別去操作。只不過大級別的分析方法和小級別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你對當日走勢的輔助判斷有更深入的瞭解,那麼用當日對沖的方法來降低成本,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時間可以去研究一下與大盤節奏不同的個股的走勢,感受一下大盤這種外在因素對個股的影響是如何必須首先有個股的內在原因的。例如,大盤的下跌反而使得某些股票構造出第二類、第三類買點,而中樞上移強力延伸的股票,甚至不搭理大盤。也可以去參考一下那些隨大盤下跌的股票,它們本來就是存在賣點的,大盤只是加大了賣點後向買點運動的幅度,但並不會改變賣點與買點的內在邏輯結構。
纏論點睛
1.本節課的分析當中,綜合運用了K線、布林線、通道以及均線等技術。買賣點出現在這些關鍵支撐位的概率是很大的,特別是各種技術指標發生共振的點位上。
2.個股的買賣點有其內在的邏輯結構,大盤這個外在因素只是影響了個股買賣點轉化的時間與幅度。
3.大盤的漲跌是由個股帶動的,大盤反過來對個股產生影響。這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投資微言
多年的交易經驗告訴我,假如我沒能在某個趨勢一開始的時候把握時機及時入場,我就無法從中獲得巨大利潤。因爲我錯過了積蓄利潤的黃金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