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望理論概述
2002年10月9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位美國學者Daneil Kahneman和V ernonL.Smith,以表彰他們在與人類行爲相關的心理分析應用和實驗經濟學研究方面所做的開創性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公報說,把今年的諾貝爾經一濟學獎的一半授予Kahneman,是因爲他“把心理研究的悟性和洞察力與經濟科學融合到了一起,特別是有關在不確定條件下人們如何作出判斷和決策方面的研究”。Smith因實驗經濟學的開創性研究貢獻而獲得今年的另一半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建立了用於經驗經濟分析尤其是可變換市場機制的工具—實驗室測試方法。
傳統上,經濟學研究主要建立在人們受自身利益驅動並能作出理性決策的假設基礎之上,長期以來經濟學被普遍視爲一種依賴於實際觀察的經驗科學,或者是建立在演繹、推理方法基礎之上的思辨性哲學,而不是在可控實驗室中進行檢測的實驗性科學。然而,現在,經濟學研究越來越重視修正和測試基礎經濟理論的前提假設,並越來越依賴於在實驗室裏而不是從實地獲得的數據。這種研究源於兩個截然不同但目前正在相耳融合的領域:一個是用認知心理學分析方法研究人類的判斷和決策行爲的領域,另一個是通過實驗室來測試或檢驗根據經濟學理論而作出預測的未知或不確定性領域。Kahneman和Smith正是這兩個研究領域的先驅。
Kahneman因卓有成效地把心理學分析方法與經濟學研究融合在一起,而爲創立一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其主要研究成果是,發現了人類決策的不確定性,即發現人類決策與根據標準經濟理論假設所作出的預測大相徑庭。他與已故的Tversky A。合作,提出了一種能夠更好地說明人類行爲的期望理論。
在此之前,儘管大多數經濟學家承認Kahneman的期望理論在經濟學研究中所佔的地位相當重要,但還是有許多經濟學家認爲它不如期望效用理論重要。期望理論之所以能長時期凌駕於許多經濟理論之上,是因爲它明確定義了不確定情況下的真正理性行爲。對許多目標而言,將一個經濟理論置於嚴格理性行爲基礎之上是可行的,特別是,當模型的假設基於簡單不爭的事實,或者模型與見多識廣的人們之審慎決策有關,又或者要解釋的現象是經過完全競爭後的穩定行爲時。
雖然期望效用理論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它誕生的初期,線性假設問題就提出來了。最先對線性公理提出質疑並在此後幾十年仍信守其初衷且爲尋求可能的答案而不懈努力的人,是當代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法一國的Allais(1953)。此後,心理學家Edwards(1953)通過研究人類風險偏好的信息過程,也提出了類似的質疑。再後,Kahneman和Tversky(1979)發現了其他一些與線性公理不符的現象。如果經濟學界一開始把Allai,悖論當成特殊而非一般性的問題來看待,從而可以對其採取某種程度的迴避,那麼,20世紀80年代後,隨着更多的科學發現,這一問題便不可能再回避了。期望理論的誕生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正是爲了解決這些對人類決策行爲的系統性誤解。
(2)期望理論的主要內容
期望理論認爲,人的決策過程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隨機事件的發生以及人對事件結果及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第二階段:評估與決策。爲了評估與決策的需要,人們通常在第一階段對事件進行預處理,包括數據的整合、簡化,但是不同的整合、簡化方法會得到不同的事件及其組合,並導致人的非理性行爲和框架依賴效應,即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環境下對同一問題會作出不同的決策。
期望理論與期望效用理論形式上是很類似的。期望效用理論的數學表述爲加權效用的最大化,權值是各種事件發生的概率。而期望理論的數學表述則爲加權“價值函數”的最大化,但其權值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概率,而是定義在真實概率上的函數。期望理論認爲,人們對風險的態度不只是由效用函數決定,而是由價值函數和權值函數聯合決定。主要結論有四點:1. 人們不僅看重財富的絕對量,更加看重財富的相對變化量。與投資總量相比,投資者更加關注投資的盈利或虧損數量。2. 人們面臨條件相當的未來損失時更傾向於冒險賭博(風險喜好),而面臨條件相當的未來盈利時更傾向於實現確定性盈利(風險厭惡)。3. 財富減少產生的痛苦與等量財富增加給人帶來的快樂不相等,前者大於後者。4. 前期決策的實際結果影響後期的風險偏好和決策,前期盈利可以使人的風險喜好增強,還可以平滑後期的損失;而前期虧損則會加劇以後虧損的痛苦,風險厭惡程度也相應提高。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從現在的盈利或虧損中獲得的效用依賴於前期的投資結果。
1992年,Kahneman和Tversky把決策權值函數和修正的價值函數結合起來,得出了風險態度各具特色的四種形式:收益風險規避型、高概率損失風險追尋型、收益風險追尋型、低概率損失風險規避型。這一理論貢獻引起大量的效用模型的產生,用它們來替代期望效用理論,市場參與人的經濟行爲作出更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