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市中,指數的下跌可以是一波三折的。寬幅震盪總會存在,但是指數下跌時間越長,短期反彈空間也會更小。如果判斷指數已經持續回落,並且波動空間不斷收窄,這個時候的DIF線很容易與指數底背離。底背離出現以後,指數的下跌趨勢趨緩。如果投資者用DIF線和指數的背離形態判斷買點。那麼第二次背離以後,就可以確認個股的抄底機會了。
當然,熊市行情中MACD指標首次與指數出現底部背離,那也是比較好的買點機會。只是從持股時間來看,第一次背離還不足以改變顯著的下跌走勢。而個股會與指數同步反彈,但是反彈空間受到抑制。
形態特徵:
1.指數進入熊市階段:指數進入熊市下跌階段以後,量能萎縮的下跌趨勢不斷得到延續。即便出現反彈的情況,持續時間也會受到限制。這個時候,交易機會正逐步減小。隨着指數跌幅擴大,長期下跌期間的反彈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指數下跌期間的指標背離就會不斷出現。
2.首次背離出現:指數回落期間,首次背離出現在指數跌破前期低位以後。熊市階段,指數的下跌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陰跌中完成的。那麼,如果指數已經跌破了前期低位,那麼陰跌期間的MACD指標會與指數出現首次背離,提示投資者短線買點形成。
3.指數再次探底的背離出現:既然指數處於陰跌狀態,那麼指數下跌的空間將非常大。並且,指數下跌時間是比較長的,熊市買入股票還需根據背離確認指數觸底。指數陰跌期間再創收盤新低,這個時候,MACD指標的DIF線繼續處於高位,兩者之間形成二次背離形態。第二次背離以後,指數觸底概率大增,即便指數短期還未上漲,但是收盤達新低的可能性很小,買入個股的交易機會不斷出現。
操作要領:
1.從指數進入熊市階段來看:如上圖所示,指數在G位置見頂3478點以後,下跌趨勢就已經開始。在指數回落期間,D位置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底部。在指數達到D位置的時候,MACD指標的DIF線回落至A位置的低點。
2.從首次背離出現來看:指數從D位置反彈以後,上證指數經歷了衝高回落的漫長回調走勢。在此階段,指數熊市中長時間弱勢調整,並且在E位置跌破了D位置的底部最低收盤點位。同時,DIF線只是回調至B位置的低點,這明顯要高於前期A位置的深度回落底部。
3.從指數再次探底的背離出現來看:指數從D到E位置的底部經歷了漫長的18個月。而指數弱勢反彈結束以後,從E位置低點到F位置的底部,再次經歷了長達12個月的時間。F位置與E位置收盤點位相差不多,但是F位置要低於E位置的底部。與此同時,MACD指標的DIF線依然延續回升趨勢,DIF線回升至C位置的相對高位。
總結、
在指數下跌期間持續時間很長,即便是從D到F位置的底部,也持續長達30個月。漫長跌勢中,指數並非瘋狂殺跌,而是在弱勢調整期間不斷回落,使得MACD指標逆勢背離。DIF線與指數流出現第二次底背離的時候,我們認爲指數己經下跌到位了。從獲取短線收益的角度看,我們已經可以抄底個股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