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投資者來說,用移動平均線分析股價走勢是成功率很高的有效方法。我們已經知道,移動平均線是分析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將一定時間內的股價加以平均,根據平均值做出圖線,通常將每日的K線圖與平均線繪在同一張圖中,這樣便於分析比較,通過分析平均線的走勢以及平均線與K線之間的關係來決定買賣的時機,或是判斷大勢的方向。
投資者在做技術分析時之所以能夠用平均線來分析價格走勢,是因爲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徵(見圖4-3)。
圖4-3 移動平均線與股價趨勢圖解
(1)趨勢的特徵。平均線能夠表示出股價運動的基本趨勢。
(2)穩重的特徵。移動平均線不會像日線那樣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當平穩,向上的平均線經常是緩緩向上,向下的平均線也是這樣,要改變平均線的運動趨勢相當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通常長期的平均線,愈能表現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會輕易地往上往下,必須等市勢明朗後,平均線纔會真正改變方向。經常是市勢開始回落之初,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市勢跌勢顯著時,才見平均線走下坡,這是平均線的最大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線,安全性越差,越是長期的平均線,其安全性越好,但也因此而使平均線反應遲鈍。
(4)助漲的特性。股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後,平均線也開始向上移動,可以看成是多頭的支撐線,市價每次跌回平均線附近時,自然會產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線向上移動的速度較快,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移動的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持股成本增加,買方力量若仍然強於賣方的話,股價每次回落到平均線附近時,便是買進的時機。如果平均線的助漲的功能消失,股價重回平均線之下,這時可能趨勢已經轉變。
(5)助跌的特性。股價從平均線上方向下突破後,平均線也由此開始向下方移動,這時平均線成了空頭的阻力線,市價每次反彈至平均線附近時,自然產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線往下運動時,每當股價反彈到平均線附近都是賣出的時機,平均線此時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價下跌逐漸趨緩,平均線開始減速下行,此時若股價再次與平均線接近,則可能向上衝破均線開始升勢,此時均線的助跌功能減弱。
這種判斷方法說起來複雜,但實際應用上還是比較簡單的。例如,如果各種均線都向上,那麼股價的趨勢就是向上,如果所有都向下,股價就向下(有時會出現特例);如果這些線不一致,有交叉,那麼看最近的趨勢主要看5日和10日線;如果這兩條線都向上,而且兩者交叉點處兩線的趨勢一致,那麼股價就向上,如果兩線交叉點的地方趨勢不一致,那麼股價趨勢還不確定,可能向上可能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