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研究激勵和決策的影響,特別是它們如何影響資源的利用和分配。微觀經濟學展示了不同的商品如何以及爲何具有不同的價值,個人和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的生產和交換並從中受益,以及個人如何最好地相互協調和合作。一般來說,微觀經濟學比宏觀經濟學提供了更全面、更詳細的理解。
要點
- 微觀經濟學研究個人和企業分配生產、交換和消費資源的決策。
- 微觀經濟學研究單一市場的價格和生產以及不同市場之間的相互作用,但將整個經濟總量的研究留給了宏觀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家根據邏輯和觀察到的人類行爲制定各種類型的模型,並根據現實世界的觀察來測試這些模型。
瞭解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研究當個體根據激勵、價格、資源和/或生產方法的變化做出選擇時可能發生的情況(趨勢)。個體參與者通常被分爲微觀經濟子羣體,例如買家、賣家和企業主。這些團體創造資源的供給和需求,利用貨幣和利率作爲協調的定價機制。
微觀經濟學的用途
微觀經濟學可以在積極或規範的意義上應用。積極的微觀經濟學描述了經濟行爲,並解釋瞭如果某些條件發生變化會發生什麼。積極的微觀經濟學表明,如果製造商提高汽車價格,消費者的購買量往往會比以前減少。如果南美洲的一個主要銅礦崩潰,由於供應受到限制,銅價將趨於上漲。積極的微觀經濟學可以幫助投資者瞭解爲什麼如果消費者購買更少的 iPhone,蘋果公司的股價可能會下跌。微觀經濟學還可以解釋爲什麼更高的最低工資可能會迫使溫迪公司僱用更少的工人。
這些積極微觀經濟學的解釋、結論和預測也可以規範地應用於規定人們、企業和政府應該做什麼,以便在市場參與者之間實現最有價值或最有利的生產、交換和消費模式。微觀經濟學的含義從“是什麼”延伸到“應該是什麼”或“人們應該做什麼”,也至少需要隱含地應用某種倫理或道德理論或原則,這通常意味着某種形式的功利主義。
微觀經濟學方法
歷史上微觀經濟學研究是根據萊昂·瓦爾拉斯(Léon Walras)在《純粹經濟學原理》(1874)中發展的一般均衡理論和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在《經濟學原理》(1890)中引入的部分均衡理論進行的。馬歇爾方法和瓦爾拉斯方法屬於新古典微觀經濟學的範疇。新古典經濟學關注消費者和生產者如何在受可用收入和資源限制的情況下做出理性選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經濟福祉。新古典經濟學家對市場做出簡化的假設——例如完美的知識、無限數量的買家和賣家、同質商品或靜態變量關係——以構建經濟行爲的數學模型。
這些方法試圖用函數數學語言來表示人類行爲,這使得經濟學家能夠開發單個市場的數學可測試模型。新古典主義者相信構建關於經濟事件的可衡量的假設,然後使用經驗證據來看看哪些假設最有效。這樣,他們就遵循了哲學的“邏輯實證主義”或“邏輯經驗主義”分支。微觀經濟學根據所研究的問題和所涉及的行爲應用一系列研究方法。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念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涉及幾個關鍵概念,包括(但不限於):
- 激勵和行爲:人們作爲個人或公司如何對他們所面臨的情況做出反應。
- 效用理論:消費者會選擇購買和消費能夠最大化他們的幸福或“效用”的商品組合,但受到他們可用於支出的收入的限制。
- 生產理論:這是對生產或將投入轉化爲產出的過程的研究。生產者尋求選擇投入的組合和組合它們的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
- 價格理論:效用和生產理論相互作用產生供求理論,決定競爭市場中的價格。在完全競爭市場中,它得出的結論是消費者要求的價格與生產者提供的價格相同。這會導致經濟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