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l、 Sarkar(1998)用實證的方法考察了10個新興證券市場從1970年到1997年的股價異常彼動,結論是新興證券市場股價異常波動在程度上和持久性上都比發達證券市場要高,並建議美國投資者在新興證券市場投資時間應大於6個月以上可能會更有益處。
Harvey(1995b)指出,新興證券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是相分離的,故當地的信息在這些市場的重要性增強了。這種分離的結果是新興證券市場的投資回報與發達證券市場的投資回報僅有微弱的聯繫。Errunza(1977)和Divecha,Drach,Stcfek(1992),早就得出,這種不相關性能使國際投資者增加投資組合在均值一方差標準下的效用。Errunza(1983),Wilcor(1992),Cluessens、Dagupta、 Glen(1993)和Harvey(1995a)分別發現新興證券市場有別於其他證券市場、,其中的風險與回報的相關程度高於發達證券市場。Harvey(1993,1995 a),Bekaert(1995),Bekaert和Harvey(1995)進一步指出,新興證券市場所得的投資回報似乎比發達證券市場有更高的可預測性,顯示出更強的平均繼承特性,並具有更高的自相關程度。Bekaert和Harvey(1995)還發現新興證券市場的分離程度是隨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變化的。Goetzmann和Jorion(1999)指出新興證券市場可能經歷幾個發展階段,不能被看成是靜態的。
Bilson、Brailsford、Hooper(2001)考察哪些宏觀變·量可用來解釋新興證券市場投資回報的變化。由於這種解釋的能力隨不同的證券市場的變化很大,故他們還研究了新興證券市場投資回報之間具有共同性的程度。
Subrahmanyam和Titman(1998)使用公司財務決策模型說明股市增長導致股票價格所含信息量增加,而這提供了公司上市的動力。Levine和Zervos(1998)指出,資本成本的下降激勵公司通過股市進行長期融資,從而增加了私人投資數量,進而提高了長期經濟增長率。Kim和Singal(2000)探討了近十年來發展、中國家的證券市場發展對證券市場效率的影響。Yilmaz(2001)用實證的方法研究證券市場發展與效率的關係服從弱式市場效率的假設是否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