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將資金投入股市時,目標是獲得投資資本的回報。許多投資者不僅試圖獲得豐厚的回報,還試圖超越或擊敗市場。
然而,市場效率(尤金·法瑪於 20 世紀 60 年代末首次提出並於 1970 年進一步闡述的有效市場假說)表明,在任何特定時間,價格都充分反映了有關特定股票和/或市場的所有可用信息。法瑪於 2013 年與羅伯特·席勒和拉爾斯·彼得·漢森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根據有效市場假說,沒有投資者在預測股票價格回報方面具有優勢,因爲沒有人能夠獲得其他人尚未獲得的信息。
重點摘要
- 根據市場效率,價格反映了任何特定時間有關特定股票或市場的所有可用信息。
- 由於價格僅對市場上可用的信息做出反應,因此沒有人能夠比其他人獲得更多的利潤。
- EMH 的一種觀點認爲,即使是內幕信息也無法讓一個投資者比其他投資者更具優勢。
效率的影響:不可預測性
信息的性質並不一定僅限於金融新聞和研究;事實上,有關政治、經濟和社會事件的信息,加上投資者如何看待這些信息(無論是真實的還是傳聞的),都會反映在股價中。根據有效市場假說,由於價格只對市場上的信息作出反應,而且所有市場參與者都瞭解相同的信息,因此沒有人有能力超越其他人。
在有效市場中,價格不再可預測,而是隨機的,因此無法辨別投資模式。因此,有計劃的投資方式不可能成功。
有效市場假說學派通常討論這種價格隨機波動,它會導致任何旨在持續跑贏市場的投資策略失敗。事實上,有效市場假說認爲,考慮到投資組合管理所涉及的交易成本,投資者將資金投入指數基金會更有利可圖。
異常:對效率的挑戰
然而,在現實投資世界中,有明顯的反對有效市場假說的論據。有些投資者戰勝了市場,比如沃倫·巴菲特,他的投資策略專注於被低估的股票,賺了數十億美元,爲衆多追隨者樹立了榜樣。有些投資組合經理的業績記錄比其他人更好,有些投資公司的研究分析比其他公司更知名。那麼,當人們明顯從市場中獲利並戰勝市場時,業績怎麼會是隨機的呢?
反對 EMH 的論據表明,存在一致的模式。例如,一月效應是一種模式,表明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往往能獲得更高的回報;週末效應是指週一的股票回報往往低於前一個週五的回報。
行爲金融學研究投資者心理對股票價格的影響,結果還表明投資者容易受到確認偏見、損失厭惡偏見和過度自信偏見等多種偏見的影響。
有效市場假說的回應
EMH 並不排除市場異常導致產生超額利潤的可能性。事實上,市場效率並不要求價格始終等於公允價值。價格可能只是在隨機情況下被高估或低估,因此它們最終會迴歸到其平均值。因此,由於偏離股票公允價格本身是隨機的,因此導致超越市場的投資策略不可能是一致現象。
此外,該假說認爲,投資者跑贏大盤並非出於技能,而是運氣好。有效市場假說的追隨者認爲,這是概率法則:在擁有大量投資者的市場中,任何時候,總有一些投資者跑贏大盤,而另一些人則跑輸大盤。
市場如何變得高效?
市場要想變得高效,投資者必須意識到市場是低效的,並且有可能被擊敗。諷刺的是,旨在利用低效的投資策略實際上是保持市場高效的動力。
市場必須規模大、流動性強。可及性和成本信息必須廣泛可用,並幾乎同時向投資者發佈。交易成本必須低於投資策略的預期利潤。投資者還必須擁有足夠的資金來利用低效率,直到根據有效市場假說,低效率再次消失。
效率等級
接受最純粹的 EMH 形式可能很困難;然而,三種已確定的 EMH 分類旨在反映其可應用於市場的程度:
- 強效性- 這是最強的版本,它指出市場中的所有信息,無論是公開的還是私人的,都反映在股票價格中。即使是內幕信息也無法給投資者帶來優勢。
- 半強效率- 這種形式的有效市場假說意味着所有公開信息都會被計算到股票的當前股價中。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都無法實現超額收益。
- 效率低下 - 這種有效市場假說認爲,股票過去的所有價格都反映在今天的股價中。因此,技術分析不能用來預測和擊敗市場。
結論
在現實世界中,市場不可能絕對有效或完全無效。將市場視爲兩者的混合體也許是合理的,其中日常決策和事件並不總是立即反映在市場中。如果所有參與者都相信市場是有效的,那麼沒有人會尋求超額利潤,而超額利潤正是推動市場運轉的力量。
然而,在信息技術 (IT) 時代,全球市場都在提高效率。IT 使信息傳播方式更加高效、快捷,而電子交易使價格能夠根據進入市場的新聞更快地做出調整。然而,儘管我們接收信息和進行交易的速度加快了,但 IT 也限制了驗證交易信息所需的時間。因此,如果我們使用的信息質量不再允許我們做出盈利決策,IT 可能會無意中導致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