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第94課:當機立斷
任何來本ID這裏學習的人,第一層次就是要達到:當機立斷。
機會是可以預先分析的,但分析不是預測,而是建立在完全分類基礎上的邊界劃分。劃分完全來自本ID理論的純數學構造,這個構造的唯一性與精確性,保證了分類與邊界的當下確認性。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說過,但必須再次說,爲什麼?因爲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如果你不能明白,就永遠與本ID的理論無緣。
例如,現在對以後的大盤走勢進行分析,我們馬上可以分析出所有必然出現的機會。
上圖所示爲2008年1月21日大盤1分鐘走勢K線圖
1.一個最小的機會,就是大盤線段下移後形成線段類背馳。這裏對應着兩個目標,最好的目標是回拉上面的1分鐘中樞,從而形成5分鐘中樞。剩下的就是形成第二個1分鐘的下跌中樞。
2.第一個機會出現後,根據演化的當下選擇,馬上可以找到下一個必然出現的機會:如果是5分鐘中樞,那麼就有一箇中樞震盪的機會;如果是1分鐘的第二個中樞,那麼就等待後面的底背馳或者該中樞擴展爲5分鐘中樞後的震盪機會(事實上,大盤選擇了中樞新生,而新生的中樞之後又擴展成5分鐘的中樞)。
類似地,對於任何走勢,我們都可以根據理論馬上嚴格地給出必然出現的機會。市場就是如此,雖然折騰過無數的人,但是從來沒有任何失誤地按照本ID的理論去走。
任何一個當下,你都可以根據本ID的理論馬上給出後面必然要出現的機會。上面說的是買點,賣點的情況是一樣的。
根據理論,你可以羅列出一大堆必然出現的機會,後面面臨的只是選擇問題。例如,前面說的第一個機會,你會覺得級別太小,不想參與。那麼不想參與就不參與。
你真正明白了本ID的理論,操作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唯一需要問自己的,就是你現在有沒有參與的興趣。如果你想參與,那麼就需要一系列的準備,包括通道的、資金的,一切都要安排好。
之後的關鍵是要把退出的邊界條件設置好。例如,對於第一個機會,設置的退出條件可以是原來的最後一個類中樞,或者是線段向上走勢類型中的類背馳或類盤整背馳。
當然,根據這樣的設置條件,在T+1的規則下,你完全有可能出不來。爲什麼?因爲這個買賣點可能當天就完成了,買了賣不掉。所以在設置退出條件時,還要參考交易機會出現的時間。如果時機出現在上午,可能就要考慮一下;如果出現在下午,那麼膽子就可以大一點兒。
當然,操作還和你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關。例如一箇中線走勢極爲良好的股票,如果一個線段下跌就跌掉了20%,而你又在高位跑掉了,那麼這個回補機會當然就可以膽子大一點兒。更容易的方法,就是把級別放大點兒。如果你按周線操作,那麼從2005年下半年買入持有到現在,你根本連一次都不需要操作,誰告訴你本ID的理論只做短線的?
對於每種機會類型,都需要把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清楚,這樣可以判斷其力度,從而決定進出的資金量。誰告訴你一旦介入就一定要奮不顧身?難道就不可以見好就收?從見好就收到奮不顧身,這裏可以有無數的情況出現,當機立斷,這是唯一的選擇。
學了本ID的理論,腦子裏必須時刻有兩個字:級別。如果連級別都搞不清楚,只有被股票玩弄的份兒。有了級別概念,剩下的就是節奏問題了。不會賣出,就等於失去了下次買入的機會。這個節奏之所以難,說白了,就是貪嗔癡疑慢作怪。
對於初學者,一定要機械地給點兒束縛,等於給猴子帶上個圈圈。這個束縛,就是5周、5日這些均線。一旦分型後有效跌破了5週期均線,就一定要走,這就是束縛。當然,熟練的人可能就不需要這些了,嚴格的走勢分類自動就會給出一切。
練習的第一步,就是在任何時刻點位,都能馬上根據理論把後面的機會第一時間反應出來。注意,任何的機會,必然在本ID理論的輸出中。市場的機會與本ID理論的輸出,是嚴格一一對應的。這就是本ID理論之所以厲害的其中一面。
練習的第二步,是根據自己當下的心情、資金等情況,選擇介入的機會,放棄不想介入的機會。然後就等待機會的出現,當機立斷地操作,就這麼簡單。但這最後一步,足夠你修煉n年了。
纏論點睛
1.如果要操作某隻股票,一定要做好你的策略組合。一套完備的策略組合,至少應該包含“介入、資金量、退出”等三個要素。
2.每一次加倉或者減倉,都應該有一套完整的策略組合來應對。買入的,就考慮在什麼情況下退出;賣出了,就考慮在什麼情況下回補。
投資微言
操作的關鍵在於等待,等待那電光火石的一刻,當機立斷地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