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第55课:采补之关键是取其精华
人的行为具有同构性,把人的一种行为规律研究清楚了,人的行为也就略知一二了。股票买卖,不过是人的行为之一,当然也不例外。
首先,要给股票定性别。股票是雄性,而不是雌性。股票的性别是雄性的,所以难。难什么?难在强势之不可持续,强势之后必有走弱。投资者应该是什么性别,投资者应该是雌性而不是雄性。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应该如雌性一般有耐性,可持续。以可持续之洪大,折服不可持续之弱小,这就是投资之道。
投资的关键就是可持续。投资之道,就是采股票之阳气而补之。太早买入,一阳未生,则纯粹折腾,毫无趣味。待到高潮之时不能及时采补,则阳气尽去,烂蛇死鳝,反受其困。由于股票强势之不可持续,则投资者采补之关键,就是要取其精华。何谓精华?一阳复始采之,阳极阴生弃之。
买和卖是不对等的,相应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买卖的前后状态是不同构的。
在市场里,买是钱换筹码,卖是筹码换钱。钱是与时间无关的,比如1元钱,今天是1元,明天还是1元,只要这1元钱还是钱,其币值就是不变的。
筹码不同,今天的筹码价值与明天的就不同。筹码数量不变是没意义的,因为最终算还的还是钱。由于时间具有不可逆转,因此(钱-筹码)与(筹码-钱)这两个结构就不是同构的。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谁都明白,但却是操作逻辑的基础。最基础的往往最简单。
对于一个大级别的买的过程,或者说一个大的建仓过程,买必然是反复的,买中有卖,不断灵活地根据当下走势去调整建仓的成本与数量。底部区域可以进行最复杂的中枢延伸与扩展,唯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取得足够的、成本不断降低的筹码。这个过程不一定和坐庄有关,当然也可以相关。
一个大级别的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还兼具改造这只股票股性的任务,而且这也是一条底线,就是能顺利退出的底线。在这个底部区域的股性改造中,也就是一个前期准备的过程中,如果准备工作没有做好,以后就不会有让人满意的超强走势。
注意,底部不一定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中枢震荡,还可以是比较复杂的通道式上升。一般来说,这种通道的斜率都是很小的,通道中充满激烈的震荡。
上图所示为道明光学(002632)2014年通道式上升构造底部的日K线走势图
一个好的买入,当价格脱离底部区域时,其成本应该早就在该区域之下。在大级别中枢上移中,成本应该越来越低。只有最愚蠢的拉抬,才会增加持仓成本。其后的活动,本质上只是股性不断激发的过程,如同蜂王散发诱惑,吸引雄蜂追逐。各种缺口、长阳,将这种追逐活动推向高潮。
对于刚脱离底部的股票,第一次走强不过是个序幕,只是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甚至第十次高潮作铺垫。第一次走强后的调整期往往不长,但可能很猛烈,震荡很激烈,调整期中还有继续强势的冲力。这种股票只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第五次走强,才会渐入佳境。
一个出色的卖出,就是在大级别强势后继乏力和背驰中退出。一个好的庄家或大资金操作者,最好的状态是在大级别的最后疯狂中被疯狂的雄蜂把货给抢光。那种所谓构筑平台出货的做法,其实是最愚蠢的。
对于一般散户投资者来说,在一些较大级别例如日线以上级别的操作中,并不一定要在第一类买点介入,因为其后的震荡过程不是一般散户可以忍受的。一般来说,可以在第二类买点出现后再考虑介入,或者更干脆的,等第三类买点出现时再介入。
如果资金有一定规模,需要一定数量的筹码,或者要为以后的猎鲸活动积累经验,一个至少从第二类买点开始的介入是必需的。介入后也要如大资金一样,有必要利用震荡降低成本,增加筹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最重要的一个好处就是熟悉其股性。不熟悉股性,如何在后面的操作中得心应手?
股票运转的模式,归根结底,就是不同级别的中枢震荡与中枢移动的组合最终构成相应的启动-强势模式,这是共性。但在共性之中,每只股票都有其独特的股性,涉及频率、幅度、形态复杂度等,这些方面对于每只股票来说都是独特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依据同一模式展开的走势,却呈现出千差万别的最终图形的原因。
缠论点睛
1.买点和卖点是不对等的,买点是用钱换筹码,卖点是筹码换钱。钱是等值的,而筹码是废纸,其内在价值是不断变动的。
2.对于散户而言,介入应尽量选择第二类、第三类买点,退出则尽量选择第一类卖点。
3.对于资金量有一定规模的操作者,应该参与第一类买点之后的中枢震荡,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筹码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更加熟悉股性。
4.中枢的内涵在于多空双方的拉锯战。这种拉锯战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通道式的,勿得其形而忘其神。
投资微言
市场考验的是长期的盈利能力,而不是一次爆发的能力。关键是要有长期有效的交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