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本面分析捕捉漲停股細節12:政策利好強勢領漲

  |  

細節12:政策利好——強勢領漲

政策利好一般是指政府出臺有利於股市發展,推動股價上漲的政策。它會對股市的長遠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回顧過去,往往有很多股票甚至某一板塊的股票藉着政策利好漲停或集體強勢領漲。

2009年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09年12月,隨着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日益臨近,以及《節能與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徵集意見,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發佈的《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指出,預計到2012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藉助於這些政策利好,2009年11月30日,環保板塊借勢持續發力飆升,環保股整體以7.92%的漲幅位居整個行業板塊之首。環保板塊個股全線翻紅,其中菲達環保繼2009年11月27日漲停後,2009年11月30日再度漲停,並創出新高,如圖3-1所示。在菲達環保的引領下,以及隨後政府出臺的對新能源和節能減排行業的各種扶持政策的利好刺激下,龍淨環保創業環保中原環保也相繼封漲停。


圖3-1 菲達環保

2008年,我國股市一片低迷。2008年9月18日,政府出臺了三項利好政策:一是證券交易所印花稅從雙邊徵收改爲單邊徵收;二是國資委支持中央企業增持或者回購上市公司股份;三是中央匯金公司決定將在二級市場購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股票。除此之外,國際上,包括歐洲、美國、日本、俄羅斯在內的各大央行,也都在注入巨資聯手重振各國的市場信心。受這些利好的影響,我國A股市場在當日全線漲停,上證指數收盤報2075.09點,漲幅高達9.46%,創下1996年設置漲跌板制度後的第二大單日漲幅;深成指報7154.00點,漲590.93點。

除此之外,我國股市還有五次政策利好強勢引領股市上漲的情況:

第一次發生在2000年2月14日,由於證監會公佈了50%新股直接向二級市場配售的政策,給了普通投資者直接購買“便宜”新股的機會。這樣的政策利好在網絡等相關科技股的引領下,使上證指數大幅高開57個點,升幅3.7%,其後繼續上揚,從開盤前1534.99點上漲到收盤時的1673.94點。這種上漲的趨勢延續了一年左右。

第二次發生在2001年10月23日,證監會暫時停止新的公司上市,同時停止現有上市國有企業在新增發股票時減持國有股。在這一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滬深兩市1100餘隻股票基本上全部漲停,收盤時A股幾大指數幾乎全部漲停。上證指數上漲9.86%,收於1670.56點;深成指暴漲了10%。

第三次是2002年6月24日,我國國務院正式叫停國有股減持;國際上,美國當時面臨的財政問題也有一些緩解的跡象,世界金融市場趨於穩定。在這些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上證指數高開142點,漲幅高達9.25%。這種上漲趨勢持續了幾天。

第四次發生在2005年6月8日,雖然當天沒有任何的利好政策出臺,但是市場傳言證監會有6項舉措救市,在這一預期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股市中的很多股票漲停,上證指數收盤在1115.58點,深成指收盤在2936.57點,分別上漲了8.21%和8.38%。2005年8月24日,政策利好正式出臺,引領了我國股市歷史上一個瘋狂的牛市。

第五次發生在2008年4月24日,當時主要有以下兩個利好政策:其一,減少股票的供給;其二,證監會宣佈股票買賣交易的印花稅從0.3%下調至0.15%。在這兩大利好政策的接連刺激下,很多股票漲停,上證指數上漲9.29%,深成指上漲9.59%。

追漲錦言

政策利好的出臺不僅會引起與利好相關股票的上漲,而且在這些強勢上漲股票的引領下,一些與該利好政策無關的股票也隨市上漲。受利好政策的影響,股票在短期內上漲動力十足,因此,在第一天開始入場是一個不錯的短期投資機會。除此之外,投資者還應該密切關注基本面是否發生變化,如果沒有變化,那麼這種狂漲就會很快結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漲停開盤後被打開而後再度漲停的案例解析

漲停開盤後被打開而後再度漲停漲停開盤往往意味着投資者對該股票的一致看好,是多頭力量強勢的表現。但盤中有少數獲利投資者選擇賣出,導致漲停被打開,但不影響其他看多投資者的信心。實戰案例宜華健康(000150)——漲停開盤後打開再度漲停如圖2-13所示爲宜華健康2014年12月5日的分時圖。

KDJ指標買入及賣出信號

KDJ指標的實戰技巧主要集中在KDJ指標的“金叉”、“死叉”以及KDJ曲線所處的位置和KDJ曲線運行方向等三個方面。下面以分析家軟件上的日參數爲(89,9,12)的KDJ指標爲例,來揭示KDJ指標的買賣和觀望功能。

如何確定股價變化的趨勢線

趨勢線包括下跌趨勢線和上升趨勢線兩種。在確定股價變化的趨勢線時,如果股價暫時跌破原有的趨勢線,就必須將早期的底(或頂)和新近的底(或頂)連在一起,作成新的趨勢線。由於投資者要依靠趨勢線進行投資,因此趨勢線的準確與否關係到投資人在股市上的賺與賠。投資者要用如下三項標準爲判斷趨勢線的可靠性。

MACD趨勢交易技術

趨勢的理論:在實戰中,趨勢綫主要用來研判市場趨勢。除此之外,投資者還要注意它的另外兩種用法。(1)支撐與阻礙上升趨勢綫對股價構成支撐作用,下降趨勢綫對股價具有阻礙作用。上升趨勢形成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波段高點進行連綫,可以得齣上升趨勢的上升阻力綫。上升趨勢綫對股價起到支撐作用,而上升阻力綫將對股價構成一定的壓力作用。

頭肩形態與MACD指標結閤實戰應用

頭肩形態形成的過程中,MACD指標往往形成經典的項底背離形態。在頭肩底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底背離”的看漲信號。之後股價上漲,當右肩形成時,DIFF綫往往嚮上突破零軸然後迴調,得到支撐後再次嚮上。反之,在頭肩頂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項背離”的看跌信號。

橫盤整理的K綫標準

這是第一位的要素,隻有確定瞭橫盤整理K綫的界定標準,纔能在今後的操作中快速、準確地辨識齣這種模式。

查看板塊衰落的方法

如果某一板塊有以下兒點特徵,則說明該板塊已經開始衰落,需要回方法一:看漲幅。在集合競價結束後,如果在漲幅榜前20名中,某一板塊的個股已不足總數的1/4,共至連3個也達不到,在接下來的連續幾天裏還呈現爲遞減的趨勢,那麼說明該板塊的上漲空間已經很少.或者已經漲到位,主力機構不再願意投人資金運作。方法二:看成交量。

頭肩底(頂)反轉突破形態

反轉形態是指股價改變原有的運行趨勢所形成的運動軌跡。它存在的前提是市場原先確有趨勢齣現,而在反轉形態之後,趨勢改變瞭原有的方嚮。反轉形態具有如下幾個明顯的特點:第一,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反轉形態的規模,包括空間和時間跨度,決定瞭隨之而來的市場動作規模,也即形態的規模越大,新趨勢的市場動作也將越大。

KDJ指標4種賣點(圖解)

賣點1:指標線D突破80—突破時賣出圖例1 樂山電力日K線如圖例1所示,2009年11月17日,樂山電力(600644) KDJ指標中的指標線D突破80,進入超買區間。這個形態說明多方力全強盛到極致,有後續力量不足的危險。股價繼續上派的空間已經相對較小。相反,一旦多方力量稍有減弱,股價將受到空方持續打壓而下跌。

怎樣判斷股價突破趨勢線?

趨勢線分析在股票技術分析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在轉點處,趨勢線分析常能非常早的發現轉點已出現,趨勢將轉變。一旦投資者能熟練掌握趨勢線分析,將可以在下跌趨勢結束轉爲上升趨勢時,及時買入,贏得利潤;在上升趨勢完結下跌趨勢將開始時,及時賣出迴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