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是區塊鏈金融未來的核心,但真正的挑戰並非技術,而是監管。這是2025巴黎區塊鏈周最受期待的演講之一中傳遞的關鍵信息。Cryptonomist 率先參與,爲您帶來獨家見解。
在小組討論中,來自全球金融機構、區塊鏈初創公司和監管機構的知名專家探討了應用、合規性、DeFi 許可證和互操作性等議題。結果如何?一幅清晰的圖景:未來是代幣化的,但需要清晰的監管框架來擴大規模。
監管對採用的重要性
“`html“`html
這場辯論由一家主要受監管金融機構的代表發起,他強調了與歐洲中央銀行( ECB )等機構合作的重要性。歐洲央行進行的數字貨幣試驗的結果爲構建基於數字貨幣的產品和了解市場需求提供了具體的見解。
“`“`
“監管對於建立信任並允許發行人和投資者大規模運營至關重要” ”,在臺上說道。
這不僅關乎法規遵從,還關乎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的和全球性的採用。
Montra:DeFi 許可證是可以的,但僅限於需要的地方
特別有趣的是Montra聯合創始人的演講,該公司在協議和應用程序層面開發區塊鏈基礎設施。
“我們在瑞士的一個非營利基金會運營,負責發行代幣,但真正的監管行動發生在應用層面,即交易和投資發生的地方。”
Montra 的案例具有象徵意義:在多年迴避美國市場之後,該公司最近在迪拜獲得了創新型DeFi牌照,涵蓋經紀、交易和資產管理等完全鏈上活動。這是一個在開放創新的司法管轄區的支持下,監管如何賦能新模式的案例。
倫敦證券交易所和高盛:全球機構的做法
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和高盛等機構參與者也分享了他們的願景。
倫敦證券交易所強調,歐洲數字資產監管機構MiCA正試圖“使現有體系適應新世界”。這是一種循序漸進但必要的方法,以確保在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創新之間架起橋樑。
高盛則展示了自己的代幣化系統GS DAP ,該系統基於智能合約 DAML構建,高度注重隱私、許可和互操作性。目標:允許市場運營商即使在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也能重複使用其現有的基礎設施。
互操作性和二級市場:真正的技術挑戰
與人們的想法相反,技術並不是現實資產代幣化的瓶頸。
“技術是容易的部分。困難的部分是確保現實世界的價值在鏈上得到法律認可,”小組討論中重申道。
主要挑戰包括:
- 爲RWA 代幣創建流動的二級市場
- 優質產品:僅僅“代幣化”是不夠的,必須提供真正的價值
- 私有區塊鏈和公共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
- 連接傳統金融遺留系統(例如結算現金)
DeFi 與 TradFi 的融合仍遙遙無期
最後出現了一個最誠實、最有趣的反思。儘管人們對代幣化充滿熱情,但散戶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代幣化國庫券或私募信貸基金等“無聊”的資產。
如今,DeFi 的參與者追求的是瘋狂的回報,而不是債券的 5%。要實現真正的普及,需要文化和監管的融合。
換句話說,路徑已經確定,但要實現它需要許可證、流動市場、技術基礎設施和心態的改變。
結論:未來 RWA 將被代幣化,但需要確定方向
從演講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確定性:現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不再只是一種理論,而是一種必然。然而,要真正實現應用,該行業必須:
- 積極與監管機構合作,
- 創建可互操作的基礎設施,
- 併爲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提供有吸引力的產品。
在2025巴黎區塊鏈周上,我們感受到了樂觀,也感受到了清醒的認識。我們Cryptonomist ,記錄着這些關鍵時刻,並將繼續實時講述這個生態系統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