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剛進入股市的投資者而言,也許僅僅是聽過“成交量”這個詞,但是並沒有詳細地去了解股市中成交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所以,我們想要走進量與價的世界裏,首先就要把這些最基礎的東西弄懂,然後再順着這個方向去研究、分析它。
從“成交量”的字面上我們就可以簡單地把它理解爲在買賣過程中已經成交的數量。既然是數量,那就應該有個單位纔對,在股市中這種數量是以手來作爲單位的,股市中的1手=100股,也就是說投資者要想購買股票就必須買進100股的整數倍。
所以,在個股的買賣盤上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數字掛在上面,比如說賣一上掛出了365,那就表示在賣一上有365手賣單想賣出。而不是365股,這一點希望初學者要弄明白。
具體來講,成交量(VOL)是指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單位內所撮合成交的股數,它在股價運行的K線走勢圖中用條形實體表示。成交量可以細分爲日成交量、周成交量、月成交量等。
日成交量,就是指股價在當天運行過程中所成交的總量。日成交量一般可以作爲預測第二天股價走勢的參考指標,當然,對於預測之後幾天的走勢也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
周成交量,指的就是股價在運行一週的過程中所成交的總量。同樣,月成交量就是指股價在運行一週過程中所成交的總量。周成交量和月成交量一般可以作爲長期投資的參考指標。
在K線走勢圖上代表成交量的條形實體,會根據當時股價的變化被劃分爲紅、綠兩種顏色。當收盤價大於開盤價時,圖中的條形實體就會顯示爲紅色。反之,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圖中的條形實體就會顯示爲綠色。
例如,海正藥業(600267)(見圖2-5), 圖中圓形區域中所標示的,就是該股在日K線走勢圖中成交量的變化情況。其中的條形立柱實體越長代表當天的成交量越大,反之,實體越短代表當天的成交量越小。立柱非常短的我們就稱之爲當天縮量,立柱非常長的我們就稱之爲當天放量。
談到K線走勢圖上的成交量,有些讀者朋友就會問了,個股分時走勢圖上的成交量又怎麼去看,怎麼去理解呢?
請不要着急,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實例,來講解分時走勢圖上的成交量:
例如,首開股份(600376)(見圖2-6),圖中圓形區域中所標示的,就是該股在分時走勢圖中,成交量的變化情況。從這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線條,而這些線條就表示當時股價在運行過程中的實時成交量,其中線條越長越密,說明在這個過程中成交越積極,所以成交量就越大:反之,其中的線條越短,就說明這個過程中的成交越清淡。所以,線條越短就說明這個過程中的成交量越小。
那麼在分時走勢圖中,成交量與股價之間又存在着什麼樣的關係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初步地瞭解一下。 因爲,要深入去研究它們之間的關係,還需要結合其他的一些綜合性的因素來考慮,這個在後面的章節中,筆者會逐步深入去講解。
如果當時股價在分時走勢圖中呈現出來的是上漲的走勢狀態,那麼這個過程中的成交量越大,就標誌着買方的力量越強勁。因此,後市股價出現持續上漲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是這個過程中的成交量越小,就標誌着買方的力量越不充足,後市股價出現持續上漲的可能性就越小。
反之,如果當時股價在分時走勢圖中,呈現出來的是下跌的走勢狀態,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成交量越大,就標誌着賣方的力量越強勁。在這種情況下,後市出現繼續下跌的可能性就會越大。要是這個過程中的成交量越小,就預示着賣盤的力量越不充足。在這種情況下,後市股價就往往會止跌回升。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經常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交易量”,那麼這個“交易量”跟我們這裏說的“成交量”是不是一回事呢?如果不是的話,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很顯然,交易量並不等同於我們這裏所說的成交量,它們之間是有區別的。成交量指的是買賣雙方經過撮合最終達成的交易結果,是不分買盤或者是賣盤的。也就是說在計算成交量的時候,並不是把成交了的賣盤和買盤數量相加。
但市場上所指的交易量則要區分買盤和賣盤,交易量是買賣雙方交易的總和,也就是說在計算某隻個股在某段時間內的交易量的時候,要把成交了的買盤數量和賣盤數量相加。
現在我給讀者朋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了。假如一隻股票在某段時間裏成交量顯示爲2000股,那麼它的交易量就應該是4000股,其中包括買賣雙方的買盤和賣盤各2000股。
因此,從成交量的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它是衡量股價在某一段時間內 ,買賣雙方的交易程度。而這種交易程度,卻能夠影響到股價的走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成交量越大,標誌着交易越活躍,反之成交量越小,標誌着交易越清淡。
除此之外,與成交量有直接關聯的還有成交金額、換手率、現手、總手;我們可以從下表中看出它們之間的關係,讀者朋友可以初步地瞭解一下(見表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