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基本面的股票衡量指標
股票衡量指標讓人抓狂的地方是,你考慮的股票,即使每一個指標都對它亮起了綠燈,到頭來卻仍然有可能是一筆壞的投資。這和測量你的腿長不同,一日你知道了那個數字,就知道要買多長的褲子,而且,如果它們是那個長度,那穿起來一定合身。但是,購買股票就沒有那麼簡單。
然而,知道你即將購買股票的各種衡量指標,還是很重要的。知道那些可能影響賺賠的因素,總比什麼都不知道要好,在很多情況下,衡量指標確實披露了相當寶貴的信息。在這一小節中,我將向你解釋最常用的股票衡量指標,其中一些,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這些衡量指標是我的最愛。
重要提示:本節將向你簡要地介紹這些衡量指標。本書稍後部分,我將告訴你到哪裏找它們,並且如何使用它們來觀察股票行情表,另外,大部分指標不需要你親自計算,報紙、參考信息、互聯網以及其他地方,都已經幫你算好了。
每股現金流
現金流(cashflow)是流經一家公司的現金。你希望它是正值,而且越大越好。有時,甚至利潤很高的公司,現金流也不多,因爲它們採用信用交易的方式銷售。
你肯定看過一些“現在購買、明年付款”的廣告吧?公司的這些活動,促進了利潤的增長,但沒有增加現金流。消費者購買了沙發、洗碗機或者除草機,營業收入進了公司賬面,但實際收入貨款卻要到明年。如果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日常的水電費支出,這可能就是一個問題,不管消費者什麼時候付款,公司的日常賬單可是都要準時支付的。
一家管理良好的公司,能夠很好地處理現在購買、日後付款的促銷計劃。它們在銀行裏有足夠的現金,以支付日常費用,與此同時,特別的促銷活動確實能夠銷售很多產品,公司總有一天會收到這些錢。此外,公司最終實現的利潤可能高於廣告上刊登的價格,因爲先購買入後再付款的方法會自然產生利息,以及其他的細則條款。
我們所關注的每股現金流,就是用一家公司的現金流除以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這個數字告訴我們,購買一家公司一股的現金流,你需要支付多少錢。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currentratio)是衡量一家公司支付短期賬單能力的最常用比率,計算方法是用流動資產(currentassets)除以流動負債(currentliabilitics)。流動比率揭示了一家公司能不能容易地應付出乎意料的費用支出或者機會,通常以倍數來表達,比如“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3倍”,這可能表示一家公司的流動資產是300000美元,流動負債是100000美元。表示流動比率的另一種方式是3:1(3-to-1)。
一家公司的資產,是指其擁有的-切東西:汽車、機器、專利、計算機等,流動資產是指那些經常用掉和補充的東西,比如現金、存貨以及應收賬款。一家公司的負債,是指其應付的任何賬款:貸款、賬單等,流動負債通常是指一年內必須支付的賬款。
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較,可以使你清楚地看到,一家公司是不是做好了應付短期負債以及把握短期機會的準備,這正是你所想要的信息。請關注流動比率至少是2:1的公司股票。
股利收益率
股利收益率(dividendyield)的計算方法是,用一隻股票一年的現金股利除以其目前的股價。如果《先生雜誌》每季發放股利0.15美元,那麼它一年的股利就是0.6美元,即每季15美分乘以一年四季得到60美分。假設《先生雜誌》目前的股價是15美元,用0.06美元除以15得到0.04或者4%。計算一隻股票的股利收益率非常簡單,但是你不需要親自去計算,報紙上每天都有刊登。
乍看之下,股利收益率似乎很無聊。畢竟,有許多公司根本就不會派發股利。誰又會真的在意一隻股票的股利收益率是多少呢?如果你想要穩定的收入,把錢存到銀行就行了。
股利收益率透露了與股價相關的很多信息。它所透露出來的股價信息,要遠遠多於股利信息,爲什麼呢?因爲在股利收益率裏,只涉及兩個數字。如果其中一個數字保持不變,那麼一定是另外一個數字,在促使股利收益率發生改變。大部分公司的股利發放金額相當穩定,這麼一來,只有另外一個數字能夠影響股利收益率:股價。股價每天都在波動,股利收益率能夠馬上反映出股價和股利的關係。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先生雜誌》的股價從每股15美元上漲到了30美元,但是股利保持0.6美元不變,那麼它的股利收益率就會降到2%,如果股價上漲到了60美元,股利收益率進一步滑落到1%。如果股利不變,而股利收益率改變了,你知道股價一定在變化。在這個例子中,《先生雜誌》逐步滑落的股利收益率,告訴你,股價正在上漲,而且有可能漲過了頭。
像你這麼精明的人(因爲你從浩瀚的書堆裏找到了這本書),此刻,可能正在想:通過留意高股利收益率,有可能找到便宜貨。你想得沒錯,投資者經常根據股利收益率去評估那些股利保持穩定的大公司。在本書第3章,你將會學到僅僅根據股利收益率,就可以選購那些收益率高的市場領先公司接着,在第4章,你會學到,如何根據高股利收益率,利用自動投資策略,挑選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30只股票中的贏家股。
什麼是一個季度
一個季度就是3個月。日曆上的四季分別是:1月到3月、4月到6月、7月到9月、10月到12月。
許多公司定義自己的營業年,這可能和日曆年不一樣。公司定義的營業年被稱做會計年度(fiscalyear),會計年度的一個季度仍然是3個月,但,是並不一定和日曆上的季度相同。例如,會計年度的某一個季度可能是從8月到10月。
每股收益
這是成長衡量指標之王。每股收益(earningspershare,EPS)的計算方法,是用一家公司的收益除以其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它是一家公司利潤表(incomestalement)的最後一個項目,也是決定衆人生死存亡的、非常著名的財務底線(bottomline)所報告的每股收益通常是上一季度或者上一年的數字,分析師也會預測未來的每股收益。
假設《先生雜誌》上一季度的收益是4500美元,流通在外的股票有10股。那麼《先生雜誌》的每股收益就是450美元,這是相當可觀的數字。在現實世界裏,每股收益通常介於1~5美元之間,偶爾也會跳升到10美元或者20美元。但是每股收益可能是任何數字,如果一家公司發生虧損,那麼每股收益就是負數。
每股收益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它容易受到人爲力量和市場壓力的操控。每家公司都知道投資者在關注收益,所以它們希望報告儘可能高的收益數字,因此,根據自身情況的不同,不同的公司會採用不同的會計方法以及複雜的公式。一些公司扣除發放給優先股持股人的股利,而有些公司卻沒有發行優先股;有些公司需要擔心可能轉成普通股的投資,而有些公司卻沒有這些煩惱;而且,每家公司選擇的設備折舊率也不同。有時候,收益受到公司無法控制的市場因素的影響。比如,隨着市場情況的變化,銷售成本也會隨之波動。一家計算機公司可能整年都在銷售同一款計算機機型,但是如果內存條的價格上漲,那麼公司生產計算機的成本就會上升。你當然不想詳細地瞭解每家公司是如何決定其收益的,但是,至少,你應該意識到每股收益不是規規矩矩計算出來的數字,它很容易受到人爲力量和市場壓力的操縱。
每股收益這個經常被遺忘的問題,成了2001年和2002年的頭條新聞。安然和世通謊報收益,在記者揭發它們的欺騙行爲後不久,這兩家公司便宜告破產。所羅門美邦的電信分析師傑克·格魯伯曼(JackGrubman),經常在他的研究報告中把世通說成是“必須持有”的股票。這也提供了另一個絕佳的例子,對於綜合經紀公司的建議,你完全可以置若罔聞。安然和世通後來都下市,成了低價股(pennystock)。
然而,每股收益仍然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衡量指標,這個數字越大越好。這不需要什麼高深的學問就可以理解,一家公司賺的錢越多,表明它經營得越成功,對於投資者來說就越熱門,而這一切,就會引起股價上漲。如果一家公司的每股收益率每季度加速增長,這種情況被稱做盈餘衝量(earningsmomentam)或者盈餘加速(earningsacceleration),這也是識別一家穩定成長公司的常用方法。一些業績優異的共同基金經理使用衝量投資法(momentuminvesting)來選擇股票,我也聽一些投資者說,他們在尋找“大沖量股”(thebigmomentum),是指不爲人所知的,但是盈餘衝量驚人的公司。
一家公司發佈的季報,不管每股收益高於或者低於預期值,都稱做盈餘異常(earningssurprise),盈餘異常經常會導致股價大跌或者大漲。分析師會小心翼翼地研究盈餘異常,希望能夠儘早確定其走勢。
淨利潤率
一家公司的淨利潤率(netprofitmargin),計算方法是支付所有費用剩下的盈餘,除以支付各項費用前的營業收入。因此,如果一家公司賺了100萬美元,各項費用支出是90萬美元,那麼其淨利潤率就是10%了(10萬美元除以100萬美元)。如果另外一家競爭對手,也賺了100萬美元,各項費用支出只有70萬美元,那麼它的淨利潤率就是30%(30萬美元除以100萬美元)。如果所有其他情況都相同,那麼你會購買哪家股票?當然是淨利潤率30%的那家公司。它和競爭對手賺的錢一樣多,但是盈餘更多,換句話說,它用更少的錢來賺取相同的收入。高的淨利潤率告訴你,那家公司的管理層很善於控制成本,這是好消息,因爲不必要地浪費1美元,持股人的股利就少了1美元。
淨利潤率高是行業頂尖公司的明顯標誌。當任何行業欣欣向榮發展的時候,總有人注意到,並且創辦新公司,與原有的公司競爭。所有的公司都需要購買相似的設備、相似的原材料,僱用具有相似技能的員工、把產品推向相似的顧客並且研究相似的產品改進。有沒有注意到,同一行業內的公司變得多麼相似?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永久生存下去。當輕度經濟衰退來臨時,能夠維持高的淨利潤率的公司將會賺最多的錢,繼續生存下去,它們已經找到了某種方式,能夠從營業收入裏面擠出更多的利潤,這是卓越管理的一個明顯標誌。淨利潤率高這個信息本身不僅僅會立刻轉成更多的利潤和更強勢的“歸納總結”,而且,它也向你傳達了這樣的信息:這家公司的管理團隊,可能在經營運作的許多方面都超過了業內的同行。
市淨率
市淨率(price/bookratio),也稱股價淨值比或股價與賬面價值比,其計算方式是拿一隻股票的價格,除以如果現在有人清算這家公司,其股票的清算價格。
換句話說,現在如果我把《先生雜誌》的全部辦公空間、雜誌存貨、電話、計算機以及送貨自行車都拿到當地去拍賣,我就會得到一筆錢,假設我得到了5000美元。如果《先生雜誌》現在流通在外的股票有10股,那麼每位持股人將會得到拍賣價格的500美元。因此,《先生雜誌》的每股賬面價值(bookvaluepershare)是500美元。這是市淨率中的“賬面價值”部分,用官方的說法來解釋,每股賬面價值是拿普通股的股東權益除以流通在外的股票數量。你可以在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sheet)中找到這兩個數字。
接着,用目前的股價除以賬面價值的股價,就得到了市淨率。如果《先生雜誌》現在每股價格是400美元,那麼它的市淨率就是0.80(400美元除以500美元)。如果比率低於1,這表明你購買的股票價格低於它的清算價格,這樣很划算,如果這家公司宣告破產了,你仍然能夠拿回投資;如果比率大於1,表明你購買的股票價格高於它的清算價格。
當然,一家公司的許多重要信息,並沒有完全在賬面價值中反映出來。當你購買的公司很賺錢,而且品牌家喻戶曉時,誰還會在意傳真機和桌子值多少錢?麥當勞的價值遠遠超過炸薯條機器以及麥克風的價值。我自己也可以購買炸薯條機器,但是我能夠用它來服務數億位顧客嗎?當然無法做到,所以,我願意出高於賬面價值的價格來購買麥當勞的股票。
市盈率
這是價值衡量指標之王。一隻股票的當前價格除以它的每股收益,得到的比率就是市盈率(price/eaningsratio,P/E或multiple),也稱爲價格收益比,或價盈比,或本益比。在雞尾酒會上,人們只說P和E。每一隻股票都有一個落後市盈率(trailingP/E)和前瞻市盈率(forwardP/E)。落後市盈率使用過去12個月的收益,而前瞻市盈率使用分析師預期的未來12個月收益。一隻股票的市盈率在時刻波動,一方面因爲股價的每日漲跌;另一方面,因爲每個季度報告的收益也在變動。
如果一隻股票當前價格是每股40美元,去年每股收益是2美元,預計明年每股收益是4美元,因此,這隻股票的落後市盈率是20,前瞻市盈率是10。
股票價格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一隻股票每股價格是100美元,另外一隻股票是20美元,那麼,你會選購哪隻股票?你自己也搞不清楚,除非把這兩個價格與公司收益相比較。一旦知道一隻股票的市盈率,那麼你就清楚在某一價格購買這隻股票是否合算。假設每股100美元的股票,去年每股收益是10美元,而每股20美元的股票,去年每股收益是1美元。那麼,100美元股票的市盈率是10,而20美元股票的市盈率是20。比較之後,可以發現100美元的股票價值比較高,因爲花同樣的錢,可以購買到更多的獲利能力。
使用市盈率指標,可以確定你花了多少錢來購買一家公司的獲利能力。如果市盈率高,你應該期望獲得高收益成長率,以彌補買股票多花的錢。投資高市盈率的股票比投資低市盈率的股票風險更大,因爲高市盈率的股票更難以達到持股人以及分析師的高收益期望。現在,許多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市盈率都比較高,通常都超過20;市盈率低的公司通常都來自於低速增長的行業。另外,市盈率低的成熟公司經常派發股利,而市盈率高的新成立公司,通常都不發放股利。
股價營收比
這是我最喜歡的比率之一。市盈率是拿股票價格除以每股收益,市淨率是拿股價與清算價值相比,股價營收比(price/salesration,P/S或PSR)是拿股價與營業收入相比。計算一隻股票的股價營收比,只需要拿這家公司的總市場價值除以最近四個季度的營業收入,有時你會知道每股價格以及每股的營業收入,在本書的股票中,這兩種數字都會被使用,來觀察市場行情。在後一種情況下,你只需要拿每股價格除以每股的營業收入,就得到了股價營收比。
舉個例子,如果《先生雜誌》有10股流通在外的股票,每股價格400美元,那麼《先生雜誌》的總市場價值(totalmarketvalue)就是4000美元。如果《先生雜誌》最近四個季度的營業收入是10000美元。那麼它的股價營收比就是0.40。計算每股的數字,得到的結果也一樣。《先生雜誌》每股價格400美元,每股營業收入1000美元,400美元除以1000美元仍然是0.40。
我們看來自《精明理財》的一項比較。在1996年夏季,微軟的市值是735億美元,營業收入爲80億美元,它的股價營收比大約是9,IBM的市值是550億美元,營業收入是720億美元,它的股價營收比是0.76.對考慮購買這兩隻股票的投資者來說,這兩個數字解釋了重要的信息,投資者要花9美元才能獲得微軟的1美元營業收入,但只需76美分就可以獲得IBM的1美元營業收入。從股價營收比考慮,IBM比微軟便宜。
“那又怎樣呢?”你可能會說,“我關心的是利潤,而不是營業收入。”這是一般投資者反對使用股價營收比的普遍原因。但是,請記住,在每股收益部分對收益的解釋中,曾經提到公司能夠使用各種辦法來操縱收益,它們利用富有彈性的會計準則,來解釋經營成本,然後從營業收入裏把這個數字扣除,得到了收益。彈性會計準則,能夠根據需要,得出想要的高收益數字或者低收益數字。但是,對於營業收入,可以調整的空間不大,你銷售了多少產品,就得到了多少營業收入,很簡單、很直接。
當然,購買高營業收入以及高收益的股票也不會有害。這兩個指標不是相互排斥的。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quickratio)與本節前面提到的流動比率很相似。用流動資產除以流動負債得到流動比率,來評估一家公司的短期流動性(liquidity)。流動比率越高,公司應付不可預見的費用支出以及機會的可能性就越大。
速動比率能夠更精確地衡量一家公司應對短期需求的能力,它的計算方法是,僅僅拿公司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equivalent)來除以公司當前的負債。我記憶這兩種比率差別的方式是,將速動(quick)和來得快去得也快的錢相聯繫,也就是和手頭的現金相聯繫,但是“流動”(current)聽起來沒有那麼迅速。速動比率用來判斷一家公司應對出乎意料的賬單或者突如其來的機會,到底有多“快”。如果它有足夠的現金,只需要開一張支票;但是如果資金已經指定用於支付當前負債,那麼,公司就無法應急。迫不得已,公司開始使用類似信用卡的手段去付款一這種情況就非常糟糕了。
假設一家公司有50000美元的現金,其流動負債是25000美元。用50除以25得到的速動比率是2,也寫作2:1(2-to-1),這意味着,公司持有的現金是其流動負債的2倍。如果屋漏偏逢連陰雨,公司在未來-年沒有收入,它仍然能夠簽發支票來支付所有的負債,而且銀行裏還有25000美元的存款。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寬心丸。
我希望看到速動比率至少是0.50,這表明公司持有的現金至少是其流動負債的一半,這個程度還是可以接受的。與流動比率一樣,速動比率越大越好。
1股東權益報酬率
有些人將這個比率看做一隻股票好壞的終極標準。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onequity,ROE)表明股東的投資報酬率,用淨利(netincome)除以股東權益(shareholders'equity)總值。這個數字越高越好,因爲這表明,公司利用股東投資的資金賺了很多錢。好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可以是高於20%的任何數字。
1995年,蘋果公司宣佈其淨利潤是4.24億美元,股東權益總值是29.01億美元,4.24除以29.01得到了股東權益報酬率是15%。雪上加霜,1996年,蘋果公司的收入跌落到-8.16億美元,股東權益總值是20.58億美元。因此,其股東:權益報酬率是-40%。讀者們,一般來說,投資數字前面有負號都是不好的。
隨後,蘋果公司的iPod系列產品對公司財務產生了奇蹟作用。2006年9月,蘋果公司落後12個月的股東權益報酬率是23%,這一數字令人印象深刻,同一時期,微軟是31%,IBM是28%,惠普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