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形态或三重顶形态、均线策统顶部区域的特征及识别

  |  

双头形态或三重顶形态。

双头形态或三重顶形态的走势,与头肩顶形态大致相同,只不过双头比头肩顶少了一次上攻,只有两个峰顶,且双头的两个峰顶高度相差不大。面三重顶则是三个峰顶高度基本一致,故名双头形态和三重顶形态(如图7-22,图7-23所示)。

图7-22

图7-22是600215长春经开的整体走势图,时间是2009年1月22日至2010年10月29日。

图7-23

图7-23是000667的整体走势图,时间是2009年1月23日至2010年10月29日。

均线策统顶部区域的特征及识别

短期均线的顶部特征

市场经过长时间的上涨后进入到调整状态,当短期均线出现频繁的互相交叉缠绕现象时,投资者就要引起注意了,一旦指数或价格跌到互相缠绕的均线下方,虽然还不能判定市场见顶,但至少可以判定市场进入到了较大级别的调整波段了(如图7-24,图7-25所示)。

图7-24

图7-24是000155用化股份的整体走势图,时间是2009年10月28日至2010年8月10日。

图7-25

图7-25是600137浪莎股份的整体走势图,时间是2009年9月10日至2010年7月9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头肩形态与MACD指标结合实战应用

头肩形态形成的过程中,MACD指标往往形成经典的项底背离形态。在头肩底形态中,其头部形成时,MACD会出现“DIFF线与股价底背离”的看涨信号。之后股价上涨,当右肩形成时,DIFF线往往向上突破零轴然后回调,得到支撑后再次向上。反之,在头肩顶形态中,其头部形成时,MACD会出现“DIFF线与股价项背离”的看跌信号。

头肩底(顶)反转突破形态

反转形态是指股价改变原有的运行趋势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它存在的前提是市场原先确有趋势出现,而在反转形态之后,趋势改变了原有的方向。反转形态具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规模越大,新趋势的市场动作也将越大。反转形态的规模,包括空间和时间跨度,决定了随之而来的市场动作规模,也即形态的规模越大,新趋势的市场动作也将越大。

MACD技术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U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Divergence)由查拉尔·阿佩尔(Geral Appel)于1979年提出,它通过计算“一快”、“一慢”两条移动平均线(EMA)之间的差值得到。

如何用1260均线把握买卖时机

1260均线可以说是一种短中期均线组合,是波段操作很管用的工具。1260均线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以120日移动平均线为背景线,用60日均线把握趋势,用10日和20日均线寻找买卖时机。当10日和20日均线处于60日均线之上,60日均线坚挺向上运行时,持股做多,当股价回调到10日或20日均线以下时,寻机买入。

如何骑短线牛股

主力投巨资操作一只股票,都是有预期收益目标的,这一目标通过股票的H标涨幅来体现和实现。也就是说,主力必须得把这只股票拉到一定涨幅,才能实现收益。具体到短线牛股,只要该短线暴涨行情正式确立,这只股票短期内不涨个40%、50%或以上,主力是绝不会罢休的。

道氏与波浪理论的不足

道氏理论为我们阐明了股市中的一个客观规律—趋势运行,波浪理论则让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了趋势的细节。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理解它们的主要思想方为首任,如果生搬硬套、应用于股市实战中,则有可能屡屡碰壁。因为,这些理论的设计初衷只是为了揭示了股市运行的客观规律,而非指导投资者进行买卖操作。

均线粘合向下发散形态的确认及实战操盘技巧

均线粘合向下发散形态的确认及实战操盘技巧均线粘合向下发散形态是一种看跌形态,它的出现大多是股价或指数已经有了巨大的涨升幅度,也就是股价或者是市场的涨升后期容易出现这种形态。均线粘合向上发散的确认需要成交量的配合才行,而均线粘合向下发散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该形态就会快速形成。

均线双顶部形态的卖点

均线的顶部形态会出现在均线上涨一段时间之后的顶部区间。这类形态出现,标志着之前推升股价的多方力量逐渐减弱,股价上涨后遭遇到了较强的抛盘压力。未来股价将会结束上涨,开始进入下跌行情。这样的形态完成时,投资者应该尽快卖出手中的股票。均线的双顶形态是指行情上涨一段时间后遭遇阻力时,均线的形成连续两个最高价基本水平的顶部。

分时图中的MACD实战

个股的盘中运行常常会出现强弱转化,由强转弱或者是由弱转强,往往难以让人把握,实盘操作中,结合MACD指标线的运行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弱势股受均价线压制,这既体现在股价走势上,也体现在MACD指标运行上。体现在MACD指标上的形态为:指标线一直运行于0轴下方。

MACD柱状线“抽脚”波段买卖操作运用

MACD柱状线在0轴之下时用绿色柱线表示,简称为“绿柱”。在下跌过程中,柱状线会在0轴之下不断向下发散,这是由于快线DIF带动慢线DEA向下运行,并且DIF不断远离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