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也是“提倡解除衍生品監管的人”。在克林頓政府任期的最後一年,大量的常識豐富的人擔心解除對衍生品的管制會導致其使用安全性的嚴重下降。反對者中有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前主席布魯克斯利.波恩(Brooksley Born)o她試圖監管衍生品,包括那些極其複雜的危險的信用違約互換產品。正是這些產品讓美國國際集團翻了船,也差點毀了一大批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波恩遭到了來自財長魯賓和薩默斯,對了,還有格林斯潘的強烈反對。他們幾個人在1998年4 月21日輪流建言要求將她解職。一則報道提到,薩默斯的說法,即便客氣地說,也是非常武斷的。波恩的立場導致她最終被迫離開了克林頓政府。
魯賓和薩默斯在格林斯潘的強力支持下,推動了《2商品期貨現代化》法案,克林頓總統在任職的最後一個月簽署了該法案。有毒衍生品的去監管化對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克林頓2009年4月告訴ABC新聞,他在詢問意見時接受了魯賓及其親自挑選的繼任人薩默斯的建議。他說:“是的,關於衍生品,我認爲他們錯了,我接受了錯誤建議。”
大量知識淵博的財經人士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的幾年就對衍生品的破壞力提出r警告。喬治.索羅斯,那位“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對沖基金經理避免使用這類合約,”因爲我們真的不知道那些產品是怎麼回事。”費利斯·羅哈汀(Felix Rohatyn)曾在20世紀70年代將紐約市從破產邊緣拯救過來,他將衍生品描述爲 “氫彈”。沃倫.巴菲特在2007 -2008年市場崩潰前5年就有預見性地指出,衍生品是”潛在的大規模殺傷性金融武器,其危害可能是致命的”。這些警告和以往一樣未引起足夠重視。
從1990年開始,美聯儲連續4年大幅調低利率。更易獲得的信貸和金融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了衍生品櫃檯交易市場的爆炸性增長,199 5年的交易額達到25 萬億美元,到2005年又增加了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