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點及原因分析
在橫嚮趨勢中,5日、10日、30日均綫由粘閤狀發散上行是最佳買入時機。股價運行的趨勢有上升趨勢、下跌趨勢和橫嚮趨勢,其中上升趨勢和下跌趨勢由於方嚮明確,移動平均綫呈現多頭或空頭排列,較易判斷,而橫嚮趨勢由於移動平均綫多呈粘閤狀,互相纏繞,則較難判斷它以後的突破方嚮。並且,橫嚮趨勢既可齣現在下跌趨勢中途和底部,也可齣現在上升趨勢中途和頂部,這更增加瞭判斷的難度。因此,應對橫嚮趨勢的最佳辦法是在股價突破而趨勢明確後再采取行動。從移動平均綫的角度來說,就是當其由粘閤纏繞狀發散上行或下行時纔買入或賣齣。一般來說,下跌趨勢中急跌後形成的橫嚮趨勢往往嚮下突破,而長期下跌之後形成的橫嚮趨勢應是底部。相反,上升趨勢中急升之
後形成的橫嚮趨勢往往嚮上突破且多是長莊股,而漲幅過大或上漲時間持續過久後的橫嚮趨勢形成頂部的可能性較大,有時即使嚮上突破也是多頭陷阱。因此,在上升趨勢中途和長期下跌後的低價區形成的橫嚮趨勢,一且嚮上突破而5日、10日、30日均綫由粘閤狀發散上行,就是明確的中、短綫買入時機。
分析與操作要領
(1)股價之所以形成橫嚮趨勢,要麼是因為下跌已到達相對的低價區,股價下跌動力不足,而多方又暫時找不到買進的理由,多空雙方在較長時間裏達成平衡,或者是低位有莊傢在逢低耐心吸納建倉;要麼就是因為在上升趨勢中股價上漲得太快,但莊傢又無貨或無打壓的意圖,股價在不大的空間內上下波動。
(2)橫嚮趨勢運行的時間往往較長,少則1~2個月,多則半年以上。因此,應對橫嚮趨勢需要投資者具有十足的耐心,且嚮上突破後的上升往往與橫盤一樣持久,上升空間是可觀的。
(3)橫嚮趨勢嚮上突破和5日、10日、30日均綫發散上行應有成交量的配閤,迴調時成交量應明顯縮小。
(4)橫嚮趨勢嚮上突破後,發散上行的5日、10日、30日均綫是股價迴調的支撐綫,因此不應很快跌破三條均綫迴到橫盤區域內,否則就是假突破,應止損。
實戰案例分析
如圖8-10所示,正和股份(600759)從2010年8月開始形成一個大型的箱體盤整走勢。從2011年6月開始,股價橫嚮窄幅盤整,短期均綫開始收斂,中、長期均綫開始走平。2011年7月末,主力再一次挖坑洗盤,8月8日以一根中陽綫突破所有均綫的壓製,隨後連拉四個漲停。從圖中我們可以看齣,主力挖坑洗盤時成交量極度萎縮,突破均綫時成交量明顯放大,量價配閤良好,說明主力控盤度極高。突破之前KDJ指標齣現高位鈍化現象,該跌不跌後勢必有一波上漲。
圖8-10 正和股份2011年4~8月日綫走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