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想購買的產品價格上漲時,會對您產生影響。但爲什麼價格會上漲呢?需求大於供給嗎?成本會因爲製造所需的原材料而增加嗎?或者,是某個未知國家的戰爭影響了價格?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轉向宏觀經濟學。
要點
- 宏觀經濟學是研究整個經濟的經濟學分支。
- 宏觀經濟學關注三件事:國民產出、失業和通貨膨脹。
- 政府可以利用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在內的宏觀經濟政策來穩定經濟。
- 中央銀行利用貨幣政策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利用財政政策調整政府支出。
什麼是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是對整個經濟行爲的研究。這與微觀經濟學不同,微觀經濟學更關注個人以及他們如何做出經濟決策。微觀經濟學着眼於影響個人決策的單一因素,而宏觀經濟學則研究一般經濟因素。
宏觀經濟學非常複雜,影響因素很多。這些因素通過各種經濟指標進行分析,這些指標告訴我們經濟的整體健康狀況。
美國經濟分析局提供官方宏觀經濟統計數據。
宏觀經濟學家試圖預測經濟狀況,以幫助消費者、企業和政府做出更好的決策:
- 消費者想知道找到工作有多容易,在市場上購買商品和服務要花多少錢,或者借錢可能要花多少錢。
- 企業利用宏觀經濟分析來判斷擴大生產是否會受到市場的歡迎。消費者是否有足夠的錢購買這些產品,或者這些產品會被放在貨架上積滿灰塵嗎?
- 政府在制定支出預算、制定稅收、決定利率和制定政策決策時會求助於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分析主要關注三件事——國民產出(以國內生產總值衡量)、失業率和通貨膨脹,我們將在下面討論。
國內生產總值(GDP)
產出是宏觀經濟學最重要的概念,是指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的總量,通常稱爲國內生產總值(GDP)。這個數字就像是某個時間點經濟的快照。
當提到GDP時,宏觀經濟學家傾向於使用實際GDP,它考慮了通貨膨脹,而不是名義GDP,後者僅反映價格變化。如果通貨膨脹逐年上升,名義GDP數字就會更高,因此它並不一定表明產出水平更高,而只是更高的價格。
GDP 的一個缺點是必須在特定時間段過去後收集信息,今天的 GDP 數據必須是估計值。儘管如此,GDP 仍然是宏觀經濟分析的基石。一旦收集了一段時間內的一系列數據,就可以對它們進行比較,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就可以開始解讀商業週期,商業週期由經濟衰退(衰退)和擴張(繁榮)交替出現的時期組成隨着時間的推移。
從這裏我們可以開始研究週期發生的原因,這可能是政府政策、消費者行爲或國際現象等。當然,這些數字也可以在不同經濟體之間進行比較。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哪些國家經濟強或弱。
根據過去的經驗教訓,分析師可以開始預測未來的經濟狀況。重要的是要記住,決定人類行爲並最終決定經濟的因素永遠無法完全預測。
失業率
失業率告訴宏觀經濟學家,現有勞動力(勞動力)中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
宏觀經濟學家一致認爲,當經濟經歷一段時期的增長(以 GDP 增長率表示)時,失業率往往較低。這是因爲隨着(實際)GDP 水平的上升,我們知道產出會更高,因此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來跟上更高的生產水平。
通貨膨脹作爲一個因素
宏觀經濟學家關注的第三個主要因素是通貨膨脹率或價格上漲的速度。通貨膨脹主要通過兩種方式衡量: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GDP平減指數。 CPI 給出了定期更新的選定一攬子商品和服務的當前價格。 GDP平減指數是名義GDP與實際GDP的比率。
如果名義GDP高於實際GDP,我們可以假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一直在上漲。 CPI 和 GDP 平減指數都傾向於同向變動,且相差不到 1%。
需求和可支配收入
最終決定產出的是需求。需求來自消費者(投資或儲蓄、住宅和商業相關)、政府(聯邦僱員的商品和服務支出)以及進出口。
然而,僅需求並不能決定產量。消費者的需求不一定是他們買得起的,因此爲了確定需求,還必須衡量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這是稅後剩餘用於支出和/或投資的金額。
可支配收入不同於可自由支配收入,後者是稅後收入,減去維持一個人生活水平的支出。
爲了計算可支配收入,工人的工資也必須量化。工資由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決定:員工工作的最低工資和僱主願意爲留住員工而支付的金額。鑑於需求和供給齊頭並進,工資水平在失業率高時將受到影響,而在失業率低時則將繁榮。
需求本質上將決定供給(生產水平)並達到均衡。但爲了滿足需求和供給,需要資金。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美國的美聯儲)通常將貨幣投入經濟流通。所有個人需求的總和決定了經濟中需要多少貨幣。爲了確定這一點,經濟學家會查看衡量交易總量水平的名義GDP,以確定合適的貨幣供應水平。
政府可以做什麼
政府實施宏觀經濟政策有兩種方式。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是幫助穩定國家經濟的工具。下面,我們來看看每種方法的工作原理。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的一個簡單例子就是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當經濟需要增加現金時,央行就會購買政府債券(貨幣擴張)。這些證券使中央銀行能夠向經濟注入即時的現金供應。反過來,利率(借貸成本)也會降低,因爲對債券的需求會提高債券的價格並壓低利率。理論上,更多的人和企業將會購買和投資。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將會增加,因此產出將會增加。爲了應對生產水平的提高,失業率應該下降,工資應該上升。
另一方面,當央行需要吸收經濟中的額外資金並降低通脹水平時,它將出售國債。這將導致利率上升(借貸、支出和投資減少)和需求減少,最終壓低價格水平(通貨膨脹)並導致實際產出減少。
財政政策
政府還可以增加稅收或降低政府支出,以進行財政緊縮。這降低了實際產出,因爲政府支出減少意味着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減少。而且,由於更多消費者的工資將用於納稅,需求也會減少。
政府的財政擴張意味着稅收的減少或政府支出的增加。無論哪種方式,結果都將是實際產出的增長,因爲政府將通過增加支出來刺激需求。與此同時,擁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的消費者將願意購買更多產品。
政府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往往會結合使用貨幣和財政選項。
綜述
經濟表現對我們所有人都很重要。我們主要通過國民產出、失業率和通貨膨脹來分析經濟。雖然最終決定經濟方向的是消費者,但政府也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影響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