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線指標、短期均線的底部特徵及識別

  |  

布林線指標的底部特徵。

當市場進入底部區域時,布林線的三條軌道線開始明顯地收日後走橫,同時,三條軌道線會有一段時間平行運行。布林線的三條軌道線由下行轉爲走橫後平行時,基本可以認定市場已經進入到底部區域了(如圖7-8所示)。

圖7-8

圖7-8是600029南方航空的整體走勢圖,時間是2008年3月3日至2009年8月12日。

在周K線走勢圖,市場進入底部區域時,布林線的三條軌道線在下行的過程中,上軌線和下軌線會出現明顯收口,同時,中軌線會逐漸走橫,當上軌線開日向上時,至少可以認定會有一波中級反彈。如果周K線中的布林線出現上述日K線布林線的走勢特徵,則完全可以認定市場已經見底了(如圖7-9所示)。

圖7-9

圖7-9是600031三一重工的整體走勢圖,時間是2007年8月24日(星期五)至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均線系統底部區域的特徵及識別

短期均線的底部特徵及識別

短期均線系統的底部特徵。當市場經過長時間的下跌後,短期均線(包括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出現明顯的相互纏繞現象時,說明市場短期下跌動力已經不足。如果這種相互纏繞的現象持續出現,雖然還不能認定市場已經見底,但至少預示市場會有一波較大力度的反彈。也就是說,市場進入底部區域時,短期均線一定會出現相互纏繞的現象(如圖7-10、圖7-11所示)。

圖7-10

圖7-10是上證日K線整體走勢圖,時間是2008年9月16日至2009年7月3日。

圖7-11

圖7-11是600166福田汽車的整體走勢圖,時間是2009年12月30日至2010年10月9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均綫交叉嚮上發散形態的確認及實戰操盤技巧

均綫交叉嚮上發散形態和嚮下發散形態的確認及實戰操度技巧均綫交叉嚮上發散形態的確認及實戰操盤技巧均綫交叉嚮上發散形態在市場中較為常見,是一種較為可靠的看漲形態。

均綫死亡榖特殊形態實戰應用技巧分析

死亡榖是指股價或指數見頂迴落時,帶動5日均綫下穿10日均綫和20日均綫,10日均綫下穿20日均綫,三條均綫交叉形成的尖頭嚮下的不規則三角形。其中三個交叉中,至少有兩個是死亡交叉。因其外形像山榖,後市看跌,所以稱為死亡榖。死亡榖是與銀山榖、金山榖相對的一種技術形態,技術形態的構成和特徵相同,隻是方嚮和技術含義相反。

如何用1260均綫把握買賣時機

1260均綫可以說是一種短中期均綫組閤,是波段操作很管用的工具。1260均綫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以120日移動平均綫為背景綫,用60日均綫把握趨勢,用10日和20日均綫尋找買賣時機。當10日和20日均綫處於60日均綫之上,60日均綫堅挺嚮上運行時,持股做多,當股價迴調到10日或20日均綫以下時,尋機買入。

低高低的綠柱組閤形態反轉形態齣現的案例分析

如圖所示。 圖4-39 新華醫療走勢圖圖4-39是新華醫療(600587)的一段走勢圖,圖中標記的是一處低高低的綠柱組閤形態。從圖中看:首先,1號柱峰的綠柱增長幅度大,但是持續時間很短,然後綠柱就開始縮短。雖然不是主跌浪。但綠柱的大幅增長基本上可以證明股價齣現瞭大幅下跌。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反轉形態齣現的時候。

道氏與波浪理論的不足

道氏理論為我們闡明瞭股市中的一個客觀規律—趨勢運行,波浪理論則讓我們更進一步地瞭解瞭趨勢的細節。但是,理論終究是理論,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理解它們的主要思想方為首任,如果生搬硬套、應用於股市實戰中,則有可能屢屢碰壁。因為,這些理論的設計初衷隻是為瞭揭示瞭股市運行的客觀規律,而非指導投資者進行買賣操作。

多頭排列的實戰操盤技巧

多頭排列的實戰操盤技巧短綫多頭排列的實戰操盤技巧。當均綫組閤從空頭排列轉而形成混亂性空頭排列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觀察瞭,這個時候隻能觀察,不可以進行任何買入操作。期間無論股價如何變化,也不管5日均綫和10日均綫如何上躥下跳,隻要20日均綫和30日均綫沒有改變嚮下的運行趨勢,都應該以觀望為主。

MACD趨勢盈利秘籍

廣義的技術指標廣義的技術指標是泛指除瞭K綫和成交量之外的所有技術分析理論。簡單地說,就是指除瞭開、高、收、低四個價位和對應的成交量這些基礎數據之外的任何反映股價走勢的圖形麯綫都可以稱為技術指標。

5日均綫和10日均綫

均綫大多是主力操盤手臨盤決策的依據,所以散戶朋友對此應該有所洞悉,探明主力操盤軌跡是你首先要弄清楚的事情。今天先講攻擊綫(5日均綫)和操盤綫(10日均綫)。攻擊綫所謂攻擊綫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5日均綫。有的朋友覺得很可笑,五日均綫還用講嗎,這個傻瓜都知道。事實上問題就齣在這裏,越簡單的你反而不會花大力氣去學習深究其裏。

中期均線的底部特徵及識別

短期均線底部信號的識別。

銀山榖的確認及實戰操盤技巧

銀山榖的確認及實戰操盤技巧首先,銀山榖形態的齣現,隻適閤短綫操作,這點投資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否則必將道受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