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是許多投資者賠錢的重要原因。
所謂形而上學是指用孤立、靜止、片面、表面的觀點去看待事物,甚至是憑直覺來判斷事物。比如一把直尺插進水裏,你的眼睛看見那把直尺是彎的。但你對於直尺的認識及光學知識告訴你,直尺不可能是彎的,而是直的,你之所以看見它是彎的,是因爲光的折射現象造成的,透過現象看本質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股市中的美與醜即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許多投資者不管自覺或者不自覺都喜歡追逐形態流暢的、漂亮的、六線開花的股票,而對於走勢形態惡劣的、向下發散的股票則避而遠之。某種角度來講這樣操作沒有錯,但是許多投資者追逐漂亮形態、漂亮圖形的股票一段時間後,最終發現並沒有賺到什麼錢,而那些形態惡劣的股票經過整理往往會再次走出漂亮的盈利形態。
浙江東日
波段黃金坑就是這種情況。打開K線圖隨便找一隻股票就可發現在“形態差”時買進往往“最賺錢”,從黃金坑裏走出來的“醜小鴨”往往會變成“金鳳凰”。這其實也是波段黃金坑的形而上學。
曾經說過在上升趨勢中,主力挖坑就是“送錢”給你。但前提是你必須能夠正確識別主力挖坑的方式,以及波段黃金坑的各種形態,然後在估值題材、均線支撐等因素的幫助下完成黃金坑的潛伏。
因此,熟知主力挖坑方式及波段黃金坑的各種形態是把握潛伏黃金坑的重要基礎,形態從某種角度來講就是股價走勢的輪廓,透露出主力的運作意圖,隱含多空力量變化,是投資者把握及潛伏黃金坑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