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信用違約掉期(CDS)?
信用違約掉期 (CDS) 是一種金融衍生品,允許投資者與另一位投資者互換或抵消其信用風險。爲了互換違約風險,貸款方從另一位投資者那裏購買 CDS,該投資者同意在借款方違約時向其償還債務。
大多數CDS合約的維持方式是持續支付保費,類似於保險單的定期保費。擔心借款人違約的貸款方通常會使用CDS來抵消或掉期風險。
概要
- 信用違約掉期(CDS)是一種轉移固定收益產品信用風險的衍生品。
- 在信用違約掉期合約中,買方支付類似於保險單的持續保費。作爲交換,賣方同意在發生違約時支付證券的價值和利息。
- 2021年,美國CDS市場規模預計爲3.0萬億美元。
- 信用違約掉期可用於投機、對沖或套利。
- 信用違約掉期在 2008 年經濟大衰退和 2010 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都發揮了作用。
信用違約掉期(CDS)的運作方式
信用違約掉期是一種轉移固定收益產品信用風險的衍生合約。它可能涉及債券或某種形式的證券化債務(即出售給投資者的貸款衍生品)。
例如,假設一家公司向投資者出售一張面值100美元、期限爲10年的債券。該公司可能同意在10年期結束時償還這100美元,並在債券有效期內定期支付利息。
由於債務發行人無法保證其能夠償還溢價,因此投資者承擔了風險。債務買家可以購買CDS,將風險轉移給另一位投資者,該投資者同意在債務發行人違約時向其支付賠償。
請記住,信用風險並沒有被消除,而是轉移到了 CDS 賣方身上。
債務證券的到期期限通常較長,這使得投資者更難評估投資風險。例如,抵押貸款的期限可能長達30年。無法判斷借款人是否有能力在這麼長的時間內繼續還款。
這就是爲什麼這些合約成爲一種流行的風險管理方式。CDS 買方在合約到期日之前向 CDS 賣方支付款項。作爲回報,CDS 賣方同意向 CDS 買方支付證券價值,以及如果發生信用事件,從到期日到到期日期間應支付的所有利息。
信用事件
信用事件是促使 CDS 購買者結算合約的觸發因素。信用事件在 CDS 購買時約定,並構成合約的一部分。大多數單一名稱 CDS 交易的觸發因素包括以下信用事件:
- 參考實體違約(非未能支付):發行實體因非未能支付的原因而違約的事件
- 未能付款:參考實體未能付款
- 債務加速:當合同義務發生轉移時,例如發行人需要比預期提前償還債務
- 違約:合同有效性爭議
- 暫停:暫停合同,直到導致暫停的問題得到解決
- 債務重組:當基礎貸款進行重組時
- 政府幹預:政府採取的影響合同的行動
信用衍生品市場規模
CDS 條款
購買信用違約掉期 (CDS) 來爲投資提供保障時,並不一定需要覆蓋投資的整個生命週期。例如,假設一位投資者持有一隻 10 年期債券,目前已持有兩年,並認爲發行人陷入了信用困境。債券持有者可以購買一份 5 年期信用違約掉期 (CDS),該合約將保護投資直至第七年,屆時債券持有者認爲風險將會消退。
沉降
當信用事件發生時,合約可以實物結算(歷史上最常見的方式),也可以現金結算。在實物結算中,賣方從買方收到實物債券。然而,當信用違約互換(CDS)的用途從對沖工具轉向投機工具時,現金結算成爲更受歡迎的方式。在這種結算方式中,賣方負責賠償買方的損失。
美國貨幣監理署每年都會發布一份關於信用衍生品的季度報告。在2021年12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該機構估計整個信用衍生品市場的規模爲3.5萬億美元,其中3.0萬億美元是信用違約互換(CDS)。
何時使用 CDS?
作爲針對基礎資產信用事件的保險政策,信用違約掉期有多種用途。
猜測
由於掉期交易,其市場價值自然會波動,CDS交易員可以從中獲利。投資者相互買賣CDS,試圖從價差中獲利。
對沖
信用違約掉期本身就是一種對沖形式。銀行可能會購買信用違約掉期 (CDS) 來對沖借款人違約的風險。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證券持有者也可以購買 CDS 來對沖信用風險。
套利
套利通常涉及在一個市場買入證券,然後在另一個市場賣出。CDS 可以用於套利——投資者可以在一個市場買入債券,然後在該 CDS 市場上買入同一參考實體的 CDS。
信用違約掉期是最常見的信用衍生品形式,可能涉及市政債券、新興市場債券、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 或公司債券。
大衰退
信用違約掉期(CDS)在最終導致大衰退的信貸危機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美國國際集團(AIG)、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向投資者發行了信用違約掉期產品,以防範被證券化爲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的抵押貸款違約時遭受的損失。
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是將抵押貸款打包成證券,然後以股份形式發行。信用違約掉期(CDS)是針對抵押貸款違約的保險,因此投資者認爲,如果發生最壞情況,它們已經完全降低了損失風險。
幾乎所有申請抵押貸款的人都能獲得貸款,因爲隨着房價持續攀升,投資銀行和房地產投資者獲得了鉅額回報。信用違約互換(CDS)允許投資銀行創建合成的抵押債務憑證工具,這些工具是對證券化抵押貸款價格的押注。
由於這些投資銀行與全球市場關係過於密切,它們的破產導致全球市場動盪,並引發了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
許多投資銀行發行了MBS、CDS和CDO:它們都押注於自身抵押貸款證券衍生品的表現。當房價暴跌時,這些大公司無力償還所有債務,因爲它們彼此之間以及欠投資者的錢都超過了它們自己的實際餘額。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信用違約掉期(CDS)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被廣泛使用。例如,投資者通過主權債券購買希臘的主權債務,以幫助該國籌集資金。他們還購買CDS,以便在該國違約時保護自己的資本。
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塞浦路斯和西班牙在此期間都幾乎陷入經濟崩潰。
CDS 的優點和缺點
優勢解釋
- 降低貸款人的風險:貸款人可以購買 CDS,它作爲一種保險形式,旨在保護貸款人並將風險轉嫁給發行人。
- 無基礎資產風險:您無需購買基礎固定收益資產。
- 賣方可以分散風險:信用違約互換 (CDS) 將違約風險轉嫁給發行人。賣方還可以出售多份掉期合約,進一步分散風險。
缺點解釋
- 可以給貸方和投資者一種虛假的安全感:投資保險讓投資者覺得他們的投資沒有任何風險。
- 場外交易:雖然 CDS 可以降低風險,但由於是在場外交易市場交易,因此容易產生額外的風險。
- 賣方繼承了重大風險: CDS 賣方繼承了借款人違約的風險。
優勢
可以降低貸款人的風險
無基礎資產敞口
賣家可以分散風險
缺點
會給貸款人和投資者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場外交易
賣方承擔重大風險
什麼引發了信用違約掉期?
如果基礎投資(通常是貸款)發生信用事件,CDS 提供商必須向掉期購買者付款。
信用違約掉期合法嗎?
信用違約掉期並不違法,但受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根據《多德-弗蘭克法案》的監管。
信用違約掉期有哪些好處?
信用違約掉期(CDS)的優勢主要有兩個:對沖風險和投機。爲了對沖風險,投資者購買CDS,爲債券(例如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提供一層保障,避免其違約。反過來,第三方承擔風險,並收取溢價。相比之下,當投資者對CDS進行投機時,他們押注的是參考實體的信用質量。
歸納總結
信用違約掉期(CDS)出售給投資者,以減輕標的資產違約的風險。過去,CDS 被廣泛用於降低投資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和固定收益產品的風險,這導致了 2007-2008 年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投資者仍在使用它們,但由於 2010 年頒佈的法規,交易量已大幅減少。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衍生品市場交易額超過 200 萬億美元,其中信用違約掉期交易額約爲 3 萬億美元,佔衍生品市場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