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市場心理學?
市場心理是指市場參與者在任何時間點的普遍行爲和總體情緒。金融媒體和分析師經常使用這一術語來解釋其他指標(例如基本面)可能無法解釋的市場走勢。
市場心理學描述了基於情感和認知因素的市場整體行爲,不應與交易者心理學相混淆,交易者心理學指的是相同的因素,但僅影響單個個體。
重點
- 市場心理是基於各個市場參與者的總體情緒而形成的整個市場的共識。
- 貪婪、恐懼、焦慮和興奮都會影響市場心理。
- 傳統金融理論認爲價格總是基於理性的考慮,而未能解釋市場心理可能產生的非理性影響。
瞭解市場心理
市場心理被認爲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它或許能被某些特定的基本面或事件所解釋,也或許不能。例如,如果投資者突然對經濟健康狀況失去信心,並決定減少股票購買量,那麼追蹤整體市場價格的指數就會下跌。個股的價格也會隨之下跌,無論這些股票背後的公司財務表現如何。
貪婪、恐懼、預期和欣快感都是影響市場整體心理的因素。這些心理狀態能夠觸發週期性的“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換句話說,就是金融市場的繁榮與蕭條週期——這一點已得到充分證實。
這些市場行爲的轉變通常被稱爲“動物精神”的興起。這一表述由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提出。在大蕭條之後,凱恩斯在著作中將動物精神描述爲“一種自發的行動衝動,而非無所作爲”。
傳統金融理論,即有效市場假說(EMH) ,被批評未能充分解釋市場心理。該假說描述了一個所有市場參與者都理性行事的世界,卻未能解釋市場中的情緒因素。然而,市場心理可能導致一些無法通過研究基本面來預測的意外結果。換句話說,市場心理理論與市場理性的信念相悖。
基本面推動股票表現,但市場心理可能會凌駕於基本面之上,將股票價格推向意想不到的方向。
預測市場心理
專業人士使用的選股方法大致有兩種,其中只有一種方法非常注重市場心理。
對沖基金採用的趨勢跟蹤量化交易策略,就是部分依賴於利用市場心理變化的投資技巧的一個例子。其目標是識別並利用某種工具的基本面與市場對其認知之間的差異來獲取利潤。
市場心理研究
已有研究探討了市場心理對業績和投資回報的影響。經濟學家阿莫斯·特沃斯基和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率先挑戰了傳統的有效市場理論。也就是說,他們不接受金融市場中的人們總是會根據公開的、相關的價格信息做出理性決策的觀點。
他們駁斥了這一觀點,開創了行爲經濟學領域。他們的理論和研究專注於識別人類決策中源於認知偏差(例如損失厭惡、近因偏差和錨定效應)的系統性錯誤。他們的研究成果已被廣泛接受,並應用於投資、交易和投資組合管理策略。
常見問題
市場心理學教會我們什麼?
由於市場參與者是人類,市場作爲人類選擇的集合體,可能會表現出羊羣行爲和其他非理性傾向,例如恐慌性拋售和非理性繁榮,從而導致資產價格泡沫。通過承認市場心理的存在,我們可以理解市場並不總是有效或理性的。
人們如何利用市場心理來爲自己謀利?
通過自行研究,您可以識別市場心理(例如恐懼或貪婪等情緒)何時會導致超賣或超買。然後,您可以進行逆向交易——在其他人超賣時買入,在其他人超買時賣出。研究還可以幫助您及早把握趨勢,而不是在趨勢已經超越基本面後再追漲殺跌。
市場心理存在於哪些市場?
市場心理適用於所有資產類別,從股票和債券到外匯、利率和加密貨幣。
如何衡量市場心理?
市場情緒指標有很多可供參考,例如波動率指數 (VIX ),它衡量的是市場中隱含的恐懼或貪婪程度。技術分析工具也可以用來根據歷史價格走勢和交易量來揭示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