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樣的投資機會。在投資大師彼得·林奇看來,值得投資的公司可分爲六類:穩定緩慢增長型公司、大笨象型公司、快速增長型公司、週期型公司、資產富餘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一般來說,這六類公司都能爲投資者帶來收益,也爲對風險與收益有不同偏好的投資者提供了可供選擇的餘地。
在上述六類公司的前三類中,從緩慢增長、適度增長到快速增長,這些公司均有一個穩定的、可預料的增長水平,林奇將其年增長率大約分別界定爲2%-4%、10%~12%和20%-25%,相對應於目前的中國,其年增長速度大致分別是10%-20%、50%-60%和100%~130% ,投資者可以通過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特別是年報去進行分析。
不言而喻,能上漲10倍甚至10倍以上的大牛股,往往將在快速增長型公司中產生。所以,我們找尋的大牛股也將把重點放在快速增長型公司,以及超快速增長型公司上。
而對於週期型公司、資產富餘型公司和起死回生型公司來說,雖然同樣會產生大牛股,但由於這些公司更多地具有突發性與不可預測性,難以通過上市公司的年報進行理性分析,因此,本書不將這些公司作爲尋找大牛股的依據。
在證券投資中,能尋找到真正屬於快速增長型的公司進行投資,恐怕是大多數投資者的最大願望。那麼,快速增長型公司又有哪些特點呢?在中國市場上,又有哪些公司屬於快速增長型公司呢?
林奇毫不掩飾地說,快速增長型公司是他最喜歡投資的類型之一。他認爲,如果投資者仔細選擇,就會發現這類公司中蘊藏着大量能漲10-40倍,甚至200倍的股票。
這類公司的特點是:
1,規模特點。
這種公司通常規模較小,但卻有很高的增長率,在中國,這一類公司的增長率應該是年淨利潤增長100%~130%的公司。顯然,對公司規模大小的確定,應該結合各國的具體實際來判斷。在美國屬於規模小的公司,在中國很可能是屬於大公司,而在中國屬於規模大的公司,很可能在美國只能算是中等公司甚至小公司。
另外,判斷公司的規模大小,還得結合行業來看。一般來說,成熟行業的公司規模相對較大,而新興行業、高科技行業相對來說小公司更多。如鋼鐵行業中的小公司,在其他新興行業中很可能就是屬於上規模的大公司了。
2,行業特點。
一般來說,快速增長型公司大多處在快速增長型行業中。但是,快速增長的公司與快速增長的行業並不完全等同,也就是說,在快速增長型行業中也會有增長較慢的公司;同樣,在增長並不快速甚至停滯的行業中,也會有快速增長的公司。對於林奇來說,他甚至更喜歡在他並不看好的行業中去尋找快速增長型公司。
林奇認爲,如果某些行業都被投資者認爲有大機會,那麼,這個行業中的公司很可能就是被大幅炒高的,也就不可能以比較合理的價格買到,而且風險極大。
如2000年前後,全球網絡股大幅炒作時,這些公司的市盈率往往高達幾百倍、上千倍,甚至到最後只講市盈率,但事實證明,類似這樣的炒作是一個巨大的網絡泡沫,投資者損失慘重。
相反,由於大多數投資者認爲不景氣的行業中不可能有大牛股,倒反而更有可能存在大機會。而且,對於買入者而言,其能夠以合適的價格從容地買到合適的股票。事實也證明,在美國非快速增長型行業中,出現了爲數不少的“快速增長型公司”。
比如酒店行業的年增長率僅僅只有2%,但通過佔有行業內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馬里奧特酒店的年增長率卻連續10年年均達到20%.另外,百貨業的沃爾瑪公司以及服裝零售業的The Gap公司,也均成爲在一個並不快速發展的行業中得到快速增長的公司。而這些公司當初都不被一般投資者所看好,卻給了理性的投資者以從容買入的機會。
3,風險特點。
高增長和高收益必然伴隨着高風險,這也是投資的一個最明顯特點。同樣,快速增長型公司也相應地較其他類似公司有更大的風險。林奇特別提到了那些剛成立不久、被過分吹噓而又存在資金短缺的公司,他認爲類似這樣的公司風險會更大。
這種類型中還有一類公司最終沒有破產。並擺脫了困境,但活過來後變成了緩慢增長型公司。在這種情況下,同樣存在着股價大幅下跌的投資風險。第三種情況則是快速增長型公司在經過了快速增長後,增長速度放慢,規模小的會面臨倒閉的風險,而規模大的公司則也會面臨迅速貶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