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價值——或它的總市值——被稱為它的市值,或“市值”。公司的市值可以通過將公司的股票價格乘以已發行股票的數量來確定。
股票價格是公司價值的相對和成比例的價值。因此,它僅代表公司市值在任何給定時間點的百分比變化。
股票價格的任何百分比變化都將導致公司市值發生相同百分比的變化。這是投資者如此關注股價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股價下跌 0.10 美元可能導致持有 100 萬股的股東損失 100,000 美元。
要點
- 公司的市值(也稱為“市值”)是衡量公司市值的指標。
- 市值的計算方法是將當前股價乘以流通股數。
- 例如,一家擁有 5000 萬股股票且股價為每股 100 美元的公司的市值為 50 億美元。
- 股票通常根據公司各自的市值進行分類; “大盤股”是指市值較大的公司,而“小盤股”是指市值較小的公司。
股價如何確定?
一般來說,股票市場的價格是由供求關係驅動的。這使得股票市場類似於其他經濟市場。賣出股票時,買賣雙方用金錢換取股份所有權。購買股票的價格成為新的市場價格。當賣出第二股時,這個價格成為最新的市場價格,等等。
有特定的定量技術和公式可用於預測公司股票的價格。稱為股息貼現模型 (DDM) ,它們基於股票的當前價格等於其所有未來股息支付的總和(當貼現回其現值時)的概念。通過通過預期未來股息的總和來確定公司的份額,股息貼現模型使用貨幣時間價值 (TVM) 理論。
簡單來說,一家公司的市值是通過將其股價乘以流通股數來計算的:
市值 = 股價 x 流通股數
公司的市值首先在稱為首次公開募股 (IPO) 的事件中確定。在此過程中,公司支付第三方(通常是投資銀行)使用非常複雜的公式和估值技術來得出公司的價值。他們還決定將向公眾發行多少股票以及以什麼價格發行。例如,一家估值為 1 億美元的公司可能希望以每股 10 美元的價格發行 1000 萬股股票。
公司上市後,其股票開始在證券交易所交易,其股價由市場對其股票的供求關係決定。如果由於有利因素對其股票的需求很高,價格將會上漲。如果公司未來的增長潛力看起來不太好,股票的賣家可以壓低其價格。
例如,假設微軟( MSFT ) 在某一天的交易價格為 71.41 美元,並且有 77 億股流通股。還假設該公司的價值為 71.41 美元 x 77 億美元 = 5500 億美元。如果我們更進一步,我們可以看到Meta ( FB ),前身為 Facebook,擁有 167.40 美元的股價和 23.7 億股流通股(市值 = 3967 億美元),其價值低於股價為 71.41 美元的公司, 77億股流通股(市值= 5500億美元)。
關於市值的誤解
雖然它經常被用來描述一家公司(例如大盤股與小盤股),但市值並不能衡量一家公司的股權價值。只有徹底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才能做到這一點。市值是評估公司價值的不充分方法,因為其市場價格的基礎不一定反映一項業務的價值。股票經常被市場高估或低估;市場價格只決定了市場願意為其股票支付多少(而不是它的實際價值)。
此外,雖然它衡量的是購買公司所有股份的成本,但公司的市值並不能確定公司在併購交易中的收購成本。
雖然市值通常與公司的市場價值同義,但重要的是要記住,市值僅指公司股權的市場價值,而不是其整體市場價值(可能包括其債務或資產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