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中,量價結構的量是指一隻股票在單位時間內的成交量,包括日成交量、月成交量和年成交量等;而量價結構的價是指一隻股票的價格,包括收盤價、開盤價、最高價和最低價。當然,一隻股票價格的漲跌與其成交量大小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關係。投資者可通過分析此關係,判斷形勢,捕捉漲停板。
通過分析量價結構,把握股市行情
(1)量增價漲。它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不過有時也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經過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後,市場中逐漸出現諸多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因素可以增強市場預期向好的心理,使換手逐漸活躍。隨着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同步上升,投資者短期就可獲收益。如圖4-15所示。
圖4-15 量增價漲
(2)量縮價漲。它主要是指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個股股價反而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一般來說,量縮價漲多出現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爾也會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反彈過程中。需要說明的是,在持續的上升行情中,適度的量縮價漲表明主力控盤程度較高,大量流通籌碼被主力鎖定。但畢竟量縮價漲所顯示的是一種量價背離的趨勢,因此,如果在隨後的上升過程中出現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況,就可能意味着主力在高位出貨。
(3)量增價跌。它主要是指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個股股價反而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通常,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不過有時也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價經過一段大幅上漲後,市場上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多,最終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此後股價開始下跌,這種高位量增價跌現象是賣出的信號。
(4)量縮價跌。它主要是指在成交量減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同步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需要說明的是,量縮價跌現象既可能出現在下跌行情的中途,也可能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下跌行情中的量縮價跌往往表明主力在出貨後不再做空頭回補,股價還將繼續下跌,建議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