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Twitter 上主要傳播的消息是,如果他們宣傳“錯誤信息”,PayPal 的新政策將授權他們直接從用戶賬戶中提取 2,500 美元。
BREAKING: PayPal 的新政策授權他們從用戶賬戶中收取 2,500 美元,如果他們宣傳“錯誤信息”。
“由 PayPal 自行決定發佈的任何消息、內容或材料……”
不。
抵抗。
比特幣解決了這個問題。—比特幣檔案🗄🚀🌔(@BTC_Archive) 2022 年 10 月 8 日
這個看似聳人聽聞的消息在幾個小時內就傳遍了網絡,引發了大量的負面反應。
許多人開始建議放棄 PayPal,甚至其著名的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公開對這一消息持負面看法。
同意
- 埃隆馬斯克 (@elonmusk) 2022 年 10 月 8 日
例如,Llightspark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Facebook 天秤座項目前負責人David Marcus寫道:
“PayPal 的新 AUP 與我所相信的一切背道而馳。如果你說他們不同意的話,一傢俬人公司現在可以決定拿走你的錢。瘋狂。”
貝寶的荒謬政策和假新聞
在 PayPal 官方網站的 AUP(Acceptable Use Policy)頁面上發佈更新,其中明確將宣傳錯誤信息列爲服務用戶的禁止行爲後,引發了軒然大波。
關鍵是,這種假設的違規行爲也可能被處以2,500 美元或更少的罰款,這是通過直接從執行這些行爲的用戶的 PayPal 賬戶中扣除的方式進行的。
因此,週六和週日之間爆發的憤怒浪潮是絕對有道理的。只能質疑其規模和範圍。
事實上,正如雅虎報道的那樣,第二天,該公司就退縮了,證明這一事件是一個錯誤。
他們不得不承認他們已經發布了 AUP 的更新,其中包括建議 PayPal 可以制裁其錯誤信息的用戶,但他們也表示該發佈僅僅是錯誤的結果,而且該公司從未真正打算這樣做所以。
換句話說,根據該公司的官方聲明,人們可以將此事件解釋爲某些員工的任意行爲的結果,該員工不知何故能夠隨意更改該頁面上的文字。
貝寶隨後還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在努力更正政策頁面,以至於有爭議的段落現在似乎不再在線。
事實是政策更新確實發生了,儘管它只是一個邊緣更新,並且提到錯誤信息的段落被從中刪除。
例如,仍然禁止宣揚仇恨、暴力、種族不容忍或其他形式的歧視性不容忍。
該更新將於 11 月 3 日生效,因此實際上尚未更改,更改尚未實施。目前,僅發佈通知用戶其服務的公司政策將如何變化的通知。
在通知中公佈的這些變化中,週六也出現了禁止“發送、發佈或發佈任何“宣揚錯誤信息”的消息、內容或材料的禁令。
在他們的政策頁面上,可以明確讀到違反這些規則可能會被處以最高 2,500 美元的罰款,因爲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會受到傷害,以至於它必須承擔檢測這些規則的費用違反和處理任何名譽損害。
PayPal 的聲譽是否受到威脅?
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時間以來,該公司一直在收緊針對自己用戶的政策和干預措施。
它當然有法律義務檢查並可能防止其支付服務被用於非法目的,但除此之外還有更多。
正如關於消除錯誤信息泄露的聲明中所述,PayPal 現在似乎真的打算捍衛其聲譽,以防止使用可能對其造成傷害的服務。
雖然很難看出他們的用戶可能宣傳的錯誤信息如何損害他們的聲譽,但可以想象一些專業的虛假信息肇事者可以通過 PayPal 獲得報酬,如果被發現和公開。
確實,有真正的營利性組織製作和分發在線虛假信息,這些信息通常具有特定目的,例如宣傳意識形態或政黨,或者只是在網站上產生流量,然後將其貨幣化。因此,這些是近乎合法的真實活動,如果他們使用 PayPal 收取費用,公司的聲譽可能會受到損害。
在這些情況下,有一個主要的潛在問題尚未解決,即由誰決定以及如何完成哪些應該被視爲虛假信息,哪些不應該被視爲虛假信息,儘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虛假信息是如此明顯以至於它會暴露自己。
換句話說,如果像 PayPal 這樣的公司真的決定打擊虛假信息,它還應該披露用於確定何時認爲信息是虛假的協議的細節,並決定製裁的程度。
風險在於,在沒有明確、客觀和公開的協議的情況下,一切都將掌握在某個“審查員”手中,他們或多或少武斷地最終可能會獨立決定認爲哪些是虛假的,什麼不是。
事實覈查服務
應該記住的是,到目前爲止,尤其是在美國,有許多專業的事實覈查服務會檢查發佈的信息,以確定它是否被證實,是否不能證實,是否來自不可靠的來源,或者它是否甚至是明顯錯誤的。
因此,這種活動並不決定一條信息的真假,而是試圖找出哪些信息可以被認爲是已確認的,即可信的,哪些信息具有可疑性質。然而,如果它們是真實的,這並不意味着它們應該被認爲是絕對錯誤的,因爲在某些情況下,即使是未經證實或不一定可信的信息也可能在以後證明是真實的。
所以一方面有可以認爲是確定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可以認爲肯定是假的很少的信息,但在這兩者之間仍然存在着無法證實也無法完全否定的巨大信息海洋.出於這個原因,事實覈查很難跟上每天在網絡上大量湧現的假新聞,實際上讓用戶自己選擇如何以及是否保護自己免受這種侵擾。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很難確定哪些信息是真實的,哪些不是。他們只能依靠他們認爲可靠的來源,希望他們選擇了真正可靠的來源。
然而,由於製作和傳播假新聞的活動背後往往有一個真實的業務,理論上,從經濟財務角度瞄準實際製造商可能是一個好主意。然而,準確及時地識別出所有絕對虛假的信息仍然是客觀的、極端的挑戰,以至於實際上唯一能做的就是試圖完全阻止專業人士製造虛假信息並且爲了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