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鮑勃.吉萊姆是一位很特殊的基金經理一他不是價值型投資者, 也不是增長型投資者,甚至可以說他的投資風格似乎不屬於優秀投資風格中的任何一種。他認爲把投資風格按照價值型或增長型、大型或小型分類的人,對股市理解並不深刻;他追求的是獲得超額的市場回報,而不是讓自己只符合某一種投資風格。
那麼,他的投資策略和方法是怎樣的,他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首先,他關心股票的市場表現,主張投資市場中的龍頭,具體來說,就是集中投資於七八個市場領導股。他設計了一個現性阿爾發值,用這個指標衡量股票的市場表現強度。他只研究市場表現強勁的股票,對市場表現低迷的股票毫不理睬。他認同這樣一個規律: 如果股票在任何一天出現新的最高點,它在未來90天內再出現新高的可能性超過70% ;如果股票出現新的最低點,它在未來90天內再次出現新低的可能性超過65%。所以,他樂於購買出現新的最高點的股票。
最近走勢強勁的中兵光電(600435) 的表現就具體印證了鮑勃.吉菜姆的這種投資理論。中兵光電在2009年1月16日突破了滬市6124點時所創下的歷史最高價24.90元之後,果然在連續20多天的交易日裏,走出了連續創新高的行情,股價曾經見到40.78元,如果在突破歷史新高24.90元買人到40元拋出,也有60%的收益。這就是市場上強勁股票的表現。
除了關注市場表現是否強勁,吉萊姆同時還注重公司基本面研究,鎖定的焦點是公司增長率的增長情況。他觀察發現,那些股價不斷創新高的股票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公司收益增長率在增加。注意,不是收益率在增加,是收益增長率在增加。他解釋說,如果一個公司的收益每年增長15%,並且連續幾年保持這樣的增長,那麼市場的不確定性就很低,因爲人人都知道它增長率是多少,股票已經被合理地定價了。如果收益增長率本身也在增長呢?那就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了.這樣,不確定性就很高。當收益增長超過市場預期時,經常會出現超額回報,而且通常很快就出現。他的結論是,公司收益決定一切,決定一切的不是收益增長情況,而是增長率的增長情況。收益增長率加速度才能帶來超額市場回報。所以,他要購買的是那些增長率正在增長的公司。
怎樣才能知道公司收益增長率的增長情況呢?吉萊姆僱傭了20多位計算機人才,建立了龐大的計算機系統。其中一個系統跟蹤每個分析人員對上市公司的研究情況,彙總各種可能收集到的信息,將每個公司的收益增長率加速度以1到99進行排序。在排序中位於1的公司,意思是說它的收益增長率加速度比其他99%的公司都快。位於50意味着居中,在任何數量的公司中,就算是100個吧,有49個比它好,有49個比它差。如果在排序中位於99,意味着風險很大,說明公司增長率出現減速。吉菜姆持有的股票必須屬於前20%或更好,他對排序在後面的公司不予理睬。
這就是吉萊姆的投資個性。
2008年,巴菲特發現了比亞特研製的太陽電池汽車,就是一家有望令上市公司收益率幾何級數增長的上市公司。如果投資者能夠細心研究發現各行業的特性,就不難尋找到賺錢的好股票。
吉萊姆同時關注市場表現和公司質量,兩者缺不可。這和有些投資者只研究市場、許多基金經理人只研究公司大不相同。他還把股票的市場表現和公司質量具體化、數量化,只在一定的範圍內操作,這種技術手段別人恐怕難以效仿,但這種理念值得我們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