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稱,美國和其他國家推動增加與朋友的貿易、減少與競爭對手的貿易可能會使世界變得更加貧窮。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人員週三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友好外包”趨勢可能導致全球貿易網絡更加分散,並導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損失 2%。本來可以從更多外國投資中受益的發展中國家最容易遭受經濟產出損失。
研究人員寫道:“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可能會更加貧窮。”
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隨着與中國的關係變得冷淡,美國外交官一直尋求加強與印度和墨西哥等友好國家的經濟關係。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 (Janet Yellen) 在二月份訪問印度時大肆宣揚“友鄰”,並指出蘋果和谷歌將生產遷出中國,並擴大了印度的手機工廠。喬·拜登總統還推行鼓勵美國製造業替代進口產品的政策,包括2022年價值2500億美元的《芯片法案》 ,該法案爲國內計算機芯片生產提供補貼。包括歐盟和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析僅關注內向型貿易政策興起的一個可能後果:作爲更廣泛的“地緣經濟碎片化趨勢上升”的一部分,外國直接投資減少,或者國家普遍變得更加孤立,不願意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對手。
美國經濟分析局週二的數據顯示,美國二月份的貿易確實比一月份有所下降,出口和進口均略有下降。美國2月份商品和服務進口3217億美元,出口2512億美元。進口大幅低於 2022 年 3 月創下的峯值。然而,富國銀行證券的經濟學家將進口下降歸因於美國經濟放緩導致的需求疲軟,而不是廣泛的去全球化趨勢。
事實上,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學家馬修·馬丁表示,最近的一波政策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對貿易產生太大影響。在不久的將來,強勢美元可能會限制出口,而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可能會減緩進口。
馬丁表示,雖然長期前景不確定,特別是如果國際緊張局勢惡化,但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全球化會嚴重放鬆。
“除非供應鏈出現類似新冠疫情帶來的新挑戰,否則某些製造業子行業在勞動力和資本更便宜的海外生產商品將會更便宜,而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將繼續成爲對生產和外國直接投資有吸引力的目的地”,馬丁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道。
某些產品,如計算機芯片和電動汽車,可以在這裏生產更多,但這“遠非供應鏈的全面重新定位”,馬丁說。
“總體而言,有關去全球化的猜測和主張似乎有些過頭,我們預計供應不會完全重新調整,”他表示。
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經濟學家馬克·霍普金斯(Mark Hopkins)表示,友好外包舉措更有可能改變產品的生產地,而不是減少貿易總量,並指出,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屬實,那麼美國將幾乎不會受到影響,因爲發展中國家將首當其衝。
霍普金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沒有理由擔心朋友外包會對美國經濟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它最多可以被認爲是作爲‘保險費’支付的一小部分效率成本,以避免未來發生代價更高的經濟混亂的風險(沒有這種友好支持)。”
然而,如果貿易減少被證明是一種長期趨勢而不是暫時現象,那麼後果可能會很嚴重。上週,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人員更廣泛地研究了“去全球化”趨勢對美國可能產生的影響。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皮內洛皮·戈德堡(Pinelopi Goldberg)和世界銀行經濟學家特里斯坦·裏德(Tristan Reed)在他們所說的一篇“高度投機性”的論文中闡述瞭如果友岸外包趨勢加速進入全面的去全球化可能會發生什麼。
經濟在面對戰爭時會表現得更好,但更容易受到大流行等衝擊的影響——研究人員指出,美國能夠在 2020 年從中國進口口罩等關鍵物資,如果去全球化已經形成。
去全球化還可能減緩創新的步伐,在某些情況下是故意的——例如,去年,拜登政府出於國家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與中國共享計算機芯片技術,裏德和戈德堡表示,此舉最終可能會傷害雙方國家。
消費者可能會受到擠壓——進口減少意味着產品價格上漲。研究人員表示,雖然全球化意味着將美國的工作外包並降低美國工人的工資,但它也壓低了價格——如果全球化衰退,這一過程可能會逆轉。
雖然霍普金斯表示,全球化的逆轉“幾乎難以想象”,但他認爲,對立國家集團的貿易重組存在重大風險,這可能會重現類似於冷戰的模式。
“考慮一下所謂的‘麥當勞’和平理論——兩個擁有麥當勞的國家從未發生過戰爭的觀念——從字面意義上來說,它可能不再成立,但在精神上幾乎肯定是一如既往的正確, “ 他說。 “隨着美國、中國、俄羅斯以及其他可能的金磚四國繞着經濟馬車,只向‘友好’國家進行貿易和投資,全球公民之間的‘鬆散聯繫’將會越來越少, “我確實認爲,如果不加以控制,繼續朝着目前的方向發展,將會帶來嚴重後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