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底背離共振的實戰案例及實戰要領

  |  

實戰案例:

在2015年8月28日到9月18日,順鑫農業在震盪下跌行情中,股價持續創出新低,但技術指標中RSI卻未能刷新新低,形成RSI周線底背離,如圖2一7所示。

在同一時期裏,CCI指標同樣在低位區出現周線底背離,與RSI底背離形成底背離共振。而此時,K線上,股價明顯處於低位區,成交量呈地量狀態,有明顯的底部形態。說明RSI指標與CCI指標已同時先於股價改變了下跌趨勢。因此,投資者此時應當積極佈局買入。具體買點可根據日線或更短週期K線提示操作,如圖2一8所示。


圖2一7  順鑫農業一週線圖一RSI指標


圖2一8  順鑫農業一週線圖一CCI指標

實戰要領:

(1)趨勢反轉前指標底背離共振出現時,可以出現在不同週期的K線圖上,但必須確保在同一時間內,至少兩個或兩以上的指標出現底背離。

(2)通常在研判中期趨勢的轉變時,以周線爲主,而判斷短期趨勢時,可以參看日線圖。更短週期的K線圖,往往指標底背離共振的出現,只能說明在短期內的趨勢轉變,而無法確保更長週期的趨勢變化。

(3)趨勢反轉前指標底背離共振出現時,背離的指標大多位於底部區域,如果其他指標此時位於高位區,而行情又爲震盪行情時,往往是暴漲或暴跌後指標出現失真所致,往往不可信。

(4)高送轉實施之初時發生的指標在低位出現底背離共振,往往不可信,應將指標顯示調整到復權前或復權後再行判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KDJ指標的使用經驗

KDJ指標是進行趨勢波段分析較佳的工具,以9天爲週期,根據移動平均線的交叉原理通過對9天內股價的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進行平滑運算,而得到一快(K)一慢(D)兩條趨勢線,並通過3D-2K得到J線的數值。

KDJ線實戰技巧(圖解)

隨機指標實戰應用的核心原則:由於該指標的變動較快,出現買賣信號的次數較多,因此,在實際應用中要堅持“一停,二看,三通過”的原則。隨機指標的交叉分析原理的運用只要對技術指標稍有了解的投資者都知道隨機指標的低位金叉是買進信號,高位死叉是賣出信號。

漲停板的內在含義(香溢觸通)

量學理論認爲,“漲停板”是主力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主要有如下三種含義:第一是試探,即側試市場拋壓,如果漲停沒有拋壓,它就繼續上行,否則下行;第二是進攻,即控盤已經到位,漲停只是水到渠成,它將繼續上行,直到回調;第三是防禦,即爲了保護自己,利用漲停板吸引人,一旦有人跟進,他就出貨。

均綫空頭排列形態的特彆提示

特彆提示:(1)上麵所列舉的多頭排列進場、空頭排列離場的例子,可以用於個股,並且效果更好,因為個股的活躍程度和漲跌幅度普遍強於大盤。(2)如果決定做大趨勢交易者,多頭排列的進場標準不必變動,或結閤其他趨勢分析方法略加改進即可,離場標準則不必等到形成空頭排列時。

什麼是平底趨勢背離?平底趨勢背離的形態特徵

平底趨勢背離是指當指數或個股在低位區,以小陰小陽線或十字星窄幅橫盤震盪築底時,技術指標卻先於指數或股價出現了向上運行,形成一種趨勢背離。這就說明,因資金在窄幅震盪的平底形態中悄然進入,所以指標才先於股價或指數出現反轉,因此是一種買入形態。

均綫的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

均綫最重要的作用有兩點:平均成本和指示趨勢。其中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根本所在,確認和指示趨勢是其最大的作用,其他特點和所有運用法則全部由此兩點衍生,所以有人稱均綫為平均成本綫和移動趨勢綫。平均成本是均綫的本質K綫是趨勢最直接的載體。將K綫的收盤價格移動平均,連續標注在坐標圖上,就是均綫。

“現場解憋”的介入時機是什麼時候?

長期以來,許多投資人的心目中存有一個誤區,以爲股市上莊家的對手就是散戶,其實,一萬個散戶加起來也不值得莊家青睞。股市上的莊家也有親家,他們和《捐助》中的本山與親家一樣,既是合作的,也是有矛盾的;他們在某一價位上是合作的,在另一價位上就可能分裂;他們在某一階段是合作的,在另一階段又可能分裂。

KDJ指標的9個分析原則

隨機指標實戰分析的核心原則:通過掌握隨機指標九大分析原理,實現更加精確的研判與預測行情變化。

什麼是均線凹凸?均線的凸凹的作用

均線的凸凹的作用:凸凹形態是指均線的彎曲方向與彎曲度。可以分爲三種形態,上凸(下凹),下凸(上凹)及直線。一個鐵鍋倒着放的樣子,叫上凸(下凹),一個鐵鍋正着放的樣子,叫下凸(上凹)。直線:沒有彎曲的時候,叫直線。 如果股價起漲時均線處於下凸(上凹)狀態,爲最理想的起漲點,所有的起飛點均爲此形態。

MACD指標實戰用法

波浪理論是由美國分析師艾略特在20世紀40年代提出的一種技術分析理論。艾略特在長期的市場觀察中發現,價格運動存在首一些不斷,復出現的模式,他將這些模式稱爲“波浪”,並由此創造出阻,著名的股市分析理論—波浪理論。波浪理論認爲,市場的運行是以一種週期性波動來進行的,一個週期性波動之中有兩種波浪:推動浪和調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