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商品不是按照價值而是按照價格出售一樣,股票也是按照價格出售的。股票與商品有相同的一面,價格都以它的價值爲基礎,但它們之間又有不同的一面,買主購買商品是爲消費,不存在逐利動機,而買主購買股票則是爲了獲利。商品市場的這種非逐利特性決定了在通常情況下行爲主體一般是理性的,所以由商品供求關係的變化引起的商品價格的差異一般不會脫離商品價值而發生巨幅變化。但由股票的供求關係變化引起的股票價格的差異除了以股票的內在價值爲基礎外,還在很大程度上受股票的短期投機供求關係的影響,而股票的短期投機供求關係由於受股市中所特有的非理性逐利行爲的影響,在短期內可以完全脫離股票的內在價值而發生巨大變化,從而容易引起股票價格的巨幅差異。
因此,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獲利可以是從股票的分紅派息、送股贈股等形式中取得的投資收益,也可以是從股票價格波動產生的價格差中取得的投機收益,當然它也可能是負的。
股票的投資收益是由股票的內在價值決定的,而股票的投機收益則是由股票的短期投機供求關係決定的。
在短期,投資者可以暫不考慮股票的內在價值大小,而只對股票的價格做出預期。如果預期價格高於當前價格,持股者則決定繼續持有,反之則決定賣出。需求者同樣依據自己的價格預期決定是否發出買入指令。由於價格預期差異的存在,使一部分投資者要賣出股票而另一部分投資者則要買入股票,從而產生交易及交易價格。另一方面,由於投資者的價格預期往往是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精確的值,使得較小的價格變化並不影響投資決策,因而原定的投資決策仍被執行。在存在衆多的股票供給者和需求者的情況下,由於各自的價格預期不完全相同,從而形成了與一般商品類似的供求曲線(如圖5-1)。
由此可見,投資者對股票價格的預期決定了股票的供求狀態,而供求狀態決定了股票的短期均衡價格。那些預期正確且進行短期投機操作的投資者將獲得價格差收益。而那些預期不正確但也進行短期投機操作的投資者將導致負的價格差收益,即投機收益爲負。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投資者預期的形成與變化呢?我們認爲是市場效率、市場信用和市場投資者心理行爲共同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