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是般市的元氣,股價不過是它的表面現象而已。成交量是用真金實銀堆積起來的,它包容了市場的一切信息。成交量能提供足夠的信息,使得投資者能在價格發生變化之前對其加以預測。
對成交量的分析,應從三個角度入手。
成交量變化,領跑價格變化
股市經典格言“量在價先”是指成交量的變化遲早要在股價上反映出來。如我們常講的“地量地價”,就是說先見地量,再見地價。上證指數在2012年11月20日見到地量(當日成交量爲4258.1萬手),十天後見到此階段的最低價1949點。即僅僅一個諺語“地量地價”就能幫助我們精準地判斷市場的底部。
“地量地價”的另一層意思是,地量之後股價還會走低。地量不是止跌的標誌,實際上股價是否能止跌並不取決於地量,而取決於地量之後的放量。當增量資金及時介入,就會出現地量地價的情況;當增量資金介人緩慢,地量則無法止住下跌的趨勢。只有到股價下跌到某一深度後,大批增量資金被吸引進來時,股價方能止跌。
同理,所謂“大量大價”即先見天量,後見天價。它的市場含義是:頂部放量常常是價格即將反轉下跌的徵兆。
所以說,成交量是市場供求的方向標,成交量比K線能更早地發出預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