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60日均線託黃金坑需要遵循的五個原則是什麼?

  |  

潛伏60日均線託黃金坑需要遵循五個原則:趨勢原則;業績原則;題材原則;形態原則;波段原則。

趨勢原則:儘量選擇上升趨勢中的股票品種進行潛伏,儘量放棄下降趨勢的股票品種,前者具有操作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更能增加盈利勝算。

業績原則:業績不是股價上漲的唯一因素,卻是潛伏黃金坑的心理支撐因素及安全因素,尤其那些低估值品種往往是潛伏黃金坑的首選。

題材原則:題材是股價上漲的引擎,尤其是那些具有重大政策性題材、重大基本面題材、重大突發性題材等的品種往往更具有向上爆發力。

形態原則:是潛伏黃金坑的一個重要原則,尤其那些均線系統排列有序、整齊、簡單、流暢、規律、抗跌的品種應是關注的重點。股價上漲排列簡單、整齊、有序、流暢常常意味着有主力資金的高度控盤,走勢上往往具有很強的規律性。

波段原則:對於那些波段上升規律性特徵明顯的品種應該加以重點觀察,把握股價運行的規律性和節奏感是成功潛伏的重要一環。

案例:宇通客車

分析:宇通客車2012年1月6日股價回靠了60日均線,且60日均線與120日均線形成底部金叉。此外,宇通客車當時的市盈率僅8倍左右,業績非常出色,而且具有新能源汽車題材,因此“低估值+新能源題材++60日均線託”構成很好的潛伏機會(見圖)。


宇通客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

KDJ指標的超買與超賣KDJ指標超買超賣是KDJ指標最核心的技術分析方法。(1)KDJ指標超買。KDJ出現超買,說明上漲行情很難持續,股價未來有下跌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KDJ指標超買具有如下幾個特徵。第一,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後,KDJ指標中的曲線J、曲線K和曲線D先後進入超買區域,即80線上方區域。

“靠而不交,方嚮延伸”指什麼?它對股市發展演化有什麼影響?

當股價處於明顯的上攻階段(或下跌階段)中運行時,總是不斷會齣現股價拉一段迴收一下(或打一段迴收一下)的技術動作。這就像呼吸一樣,一呼一吸,一攻一緩,是股價運行正常的錶現。

頂天立地K線形態?頂天立地形態的詳細分析及技術要點

當股市處於劇烈寬幅震盪行情中時,或者上市公司遇到突發消息時,個股會表現出劇烈震盪走勢,有些個股在某一交易日內出現振幅極爲巨大的陽線,有時最低價能夠接近跌停板,而當天最高價卻接近漲停。其中,K線實體的漲幅超過10%,這種K線形態被稱爲極度長陽線,出現極度長陽線的個股中將有相當一部分會在後市行情中出現急速機升的走勢。

MACD的使用技巧:趨勢第一

MACD指標作為判斷市場趨勢的重要工具,投資者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利用該指標來判斷市場的趨勢。這是進行股票操作的基礎。當DIFF綫和DEA綫較長時間在零軸上方運行時,錶明市場處於上漲趨勢中。接下來投資者應采取持股待漲或逢低加倉的策略。

一年之中的不同月份案例說了什麼道理?有什麼影響?

表29是阿瑟.梅里爾的另-項研究成果一從1897年至1974年按月統計的市場季節性趨勢。我們將該數據更新到了1988 年。表29反映了1992年以來,某一月道瓊斯指數上漲的概率。如表29中所示,指數表現最好的分別是年底和夏天。

DIFF綫與DEA綫的死叉:低位死叉的賣點

MACD指標的死叉,是指DIFF綫自上而下穿過DEA綫所形成的交叉。與金叉相同,不同位置的死叉,會體現齣不同的市場含義。低位死叉的賣點低位死叉,是指發生在軍軸下方較遠地方的死叉。這種低位死叉,往往齣現在下跌趨勢中嚮上反彈結束時,因此低位死叉是反彈結束的賣齣信號。

頭肩形態與MACD指標結閤實戰應用

頭肩形態形成的過程中,MACD指標往往形成經典的項底背離形態。在頭肩底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底背離”的看漲信號。之後股價上漲,當右肩形成時,DIFF綫往往嚮上突破零軸然後迴調,得到支撐後再次嚮上。反之,在頭肩頂形態中,其頭部形成時,MACD會齣現“DIFF綫與股價項背離”的看跌信號。

KDJ的特殊分析方法

KDJ的分析週期日、周、月、分鐘(主要是60分鐘); 10日以下爲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適用週期爲3天左右(從金叉到死叉爲3天時間);50日以下爲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使用週期爲10天左右 ;50日以上爲分析參數的KDJ的研判適用週期爲20天左右。

掌握成長股的選擇技巧

掌握成長股的選擇技巧投資者在選擇成長股時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第一,企業要有成長動因。這種動因包括企業領導人、內部管理、技術以及產品等重大生產要素的更新和企業某種特有的重大優勢等。第二,企業規模比較小。小規模企業對企業成長動因的反映比較強烈,市場、產量、資本等要素的上升空間大,所以成長條件比較優越.第三,行業具有成長性。

選股技巧:選股時避免教條主義

新股民在選股時有時易犯教條主義錯誤。有些理論指導投資者只買下跌的股票而不是賣上漲的股票,問題是這樣就能迴避風險嗎?要知道股票是可以一跌再跌的。另一方面,在某些股票一漲再漲之時眼看着可以獲得的利潤而不採取行動也是痛心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