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纏論:一些細節問題
操作資金的大小決定操作系統的設計。如果是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資金,那當然最好是選好幾只股票或者一隻股票,從大級別買點介入,反覆做短差向零成本操作。但一般投資者的資金量並沒有這麼多,第一步的原始積累當然是越快越好,那麼在牛市中,最快的當然就是日線或者周線級別第三買點,而在熊市中就是中樞震盪與第一、第二買點。
資金的大小,在短線層面,還將影響到操作品種的選擇。短線的操作不能掃單,不能分批介入,必須一次、一單買足貨。這就要求所選擇的操作品種的流通股本與正常的掛單數量要達到某個標準。例如,用100萬元資金操作流通盤2000萬,價格10元的股票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爲100萬元要一次一單買足貨,能買10萬股,也就是1000手,而流通盤2000萬的股票日常掛單往往只有幾手或者十幾手,如果想買足就要掃過好幾個價位纔行,這樣介入成本將大大增加。但100萬元資金用來操作流通盤在10億甚至百億以上的股票時,一單買足對賣盤上的掛單可能都沒有什麼影響,這才能符合短線的操作要求。打個比喻,家裏門的大小寬度要根據你的身材來決定,如果你很胖,那麼太窄的門就會不方便進出,要換一扇寬一點的門。
對於剛剛接觸纏論的操作者,我都建議先用30分鐘或者15分鐘級別的下跌+盤整+下跌+第二買點來操作幾個月,一般每次操作的週期最短隔天,最長也就幾天,幾個月下來可以操作不少單交易,而不可能有任何兩種下盤下的結構細節是完全一致的。在操作過程中去總結第一買點、第二買點以及高一級別的走勢形態,時間長了,對走勢必完美、走勢類型、背馳、買賣點、中樞都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時再操作日線級別的第三買點,因爲很多日線級別的第三買點都是30分鐘級別的下跌走勢類型分鐘級別的下跌+盤整+下跌。
這樣通過下盤下的操作與第三買點的操作,完全掌握並自信能夠把握幾乎所有走勢情況後,就可以自由一點了,因爲這時幾乎任何級別的所有走勢結構都能掌握。
嚴格地按照下盤下與第三買點操作,一般兩年後資金量就不小了,這時就應該將操作級別提高了,比如日線級別的下盤下或者周線級別第三買點,或者月線級別第二買點與季線級別盤整背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