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成交量的作用在於統計市場的參與度,所以成交量被認爲是具有統計學確認的作用,因此用手數表示才能表達真正的含義。儘管成交手數量與價格相結合構成的就是交易金額,交易額的增加相當於貿易量的增加,代表着經濟形勢向好,但是對股市來說,成交量的意義在於表明市場中有衆多的參與者。而各種媒體上都習慣性地報出的是成交額,但成交額所提供的參與者積極性的信息是不準確的。換言之,從統計參與度的角度考慮,用“手數”表示量更爲合適一些。
如果交易量是以金額計算,同一只股票的股價,在高位時的買賣成交金額要比在低位時多,有時候甚至會多幾倍。這是由於以成交額來計算出現了重置成本,所以表現爲“量增價升”。正是由於金額成交量很可能表現的是重置成本,而不是大衆的參與度,所以我們看到牛市中價格較高時,相同的成交量(手數)所產生的成交額頂部要比底部大。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此,用交易金額表示成交量的意義有些失真的。
在交易股數相當的情況下,在牛市中,交易額的放大預示着已經形成賺錢的效應,將會吸引更多資金的入市,從而更加推動股價繼續上漲,使得牛市得以持續。當然,實際上,往往人氣的上升又促使成交股數增加。反之,在熊市中,由於股價的下跌,所以使得交易額下降,又由於參與者無法在股價下跌中獲得利潤,無法吸引更多的資金人市,使得熊市得以持續。當然,實際上,往往人氣的下降,又使得參與者紛紛逃離市場,促使成交股數又相應減少。
其實,在真正的專業投資人士眼裏,成交量是按股數或手數計算的,但是券商或媒體總是喜歡按金額計算。深究其中的原因在於:成交量的大小決定着佣金的多少,這或許也是股市總體體現出牛市的特徵而非熊市的原因之一。當參與者對股市看好時,由於參與積極,所以成交量就大,這將使得券商們歡呼雀躍。但對於趨勢分析來說,成交量只能看成交股數或手數。因此,這裏可以告訴股票參與者一個小經驗:在牛市第三期可以購進一些券商類股票,因爲此前它們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