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直接投資和外國證券投資
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大多數國家僅靠內部資源無法滿足其總資本需求,它們轉向外國投資者。外國直接投資(FDI) 和外國證券投資(FPI) 是投資者投資海外經濟的兩種最常見的途徑。 FDI 意味着外國投資者直接投資於另一個國家的生產性資產。
FPI 是指投資於金融資產,例如位於另一個國家的實體的股票和債券。 FDI 和 FPI 在某些方面相似,但在其他方面卻大不相同。隨着散戶投資者越來越多地投資海外,他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 FDI 和 FPI 之間的差異,因爲 FPI 水平高的國家在不確定時期可能會遇到市場波動加劇和貨幣動盪。
要點
- 外國直接投資 (FDI) 是公司或個人在一個國家對位於另一個國家的商業利益進行的投資。
- 相反,外國證券投資 (FPI) 是指對在另一個國家發行的證券和其他金融資產進行的投資。
- 這兩種外國投資方式對全球貿易和發展都至關重要,但是,外國直接投資通常被認爲是首選方式,而且波動性較小。
FDI 和 FPI 的例子
想象一下,您是一位居住在美國的千萬富翁,正在尋找您的下一個投資機會。您正試圖在 (a) 收購一家制造工業機械的公司和 (b) 購買一家制造此類機械的公司的大量股份之間做出決定。前者是直接投資的一個例子,而後者是證券投資的一個例子。
現在,如果機械製造商位於外國司法管轄區,例如墨西哥,並且您確實投資了它,您的投資將被視爲 FDI。如果您考慮購買其股票的公司也位於墨西哥,您購買此類股票或其美國存託憑證(ADR) 將被視爲 FPI。
儘管 FDI 通常僅限於有能力直接在海外投資的大型企業,但普通投資者很可能有意或無意地參與 FPI。每次您直接或通過 ADR、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購買外國股票或債券時,您都參與了 FPI。
評估吸引力
由於資本總是供不應求且高度流動,外國投資者在評估海外目的地對 FDI 和 FPI 的可取性時有標準標準,其中包括:
- 經濟因素:經濟實力、GDP增長趨勢、基礎設施、通貨膨脹、貨幣風險、外匯管制
- 政治因素:政治穩定、政府經營理念、業績記錄
- 對外國投資者的激勵措施:稅收水平、稅收激勵措施、產權
- 其他因素:勞動力的教育和技能、商業機會、當地競爭
FDI 和 FPI 之間的差異
儘管 FDI 和 FPI 的相似之處在於都涉及外國投資,但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非常根本的區別。
第一個區別在於外國投資者的控制程度。 FDI 投資者通常在國內公司或合資企業中佔據控制地位,並積極參與其管理。另一方面,FPI 投資者通常是被動投資者,不積極參與國內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戰略計劃,即使他們擁有這些公司的控股權。
第二個區別是,外國直接投資投資者必須對他們的投資採取長期的態度,因爲從規劃階段到項目實施可能需要數年時間。另一方面,FPI 投資者可能自稱長期投資,但往往投資期限短得多,尤其是噹噹地經濟遇到一些動盪時。
這將我們帶到了最後一點。外國直接投資投資者不能輕易變現其資產並離開一個國家,因爲此類資產可能非常龐大且流動性極差。 FPI 投資者只需點擊幾下鼠標即可真正退出一個國家,因爲金融資產具有高流動性且交易廣泛。
FDI 和 FPI 的優缺點
FDI 和 FPI 都是大多數經濟體的重要資金來源。外資可用於發展基礎設施、建立製造設施和服務中心,以及投資機械設備等其他生產性資產,有助於經濟增長和刺激就業。
然而,FDI 顯然是大多數國家吸引外國投資的首選途徑,因爲它比 FPI 穩定得多,並且表明長期承諾。但對於一個剛剛開放的經濟體來說,只有當海外投資者對其長期前景和當地政府的能力有信心時,纔會產生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
儘管 FPI 作爲投資資本的來源是可取的,但它往往比 FPI 具有更高程度的波動性。事實上,FPI 通常被稱爲“熱錢”,因爲它傾向於在經濟出現問題的最初跡象時逃離。在不確定時期,這些大規模的投資組合流動可能會加劇經濟問題。
最近的趨勢
截至 2020 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接受國,帶來了 1630 億美元的流入,而美國則爲 1340 億美元。這個數字與 2019 年相比發生了重大變化,當時美國的流入量爲 2510 億美元,而中國的流入量爲 1400 億美元。
外國直接投資佔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百分比是一個國家作爲長期投資目的地吸引力的良好指標。中國經濟目前小於美國經濟,但截至 2019 年,中國的 FDI 佔 GDP 的百分比爲 1.31%,而美國略高於 1.64% 對於新加坡或塞浦路斯等規模較小、充滿活力的經濟體,FDI 作爲佔 GDP 的百分比明顯更高:新加坡爲 32.17%,塞浦路斯高達 103.93%(截至 2019 年的最高值)。
投資者的警示標誌
投資者應謹慎投資於 FPI 水平高且經濟基本面惡化的國家。金融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外國投資者撤離,這種資本外逃給本國貨幣帶來下行壓力並導致經濟不穩定。
1997 年的亞洲危機仍然是這種情況的典型例子。 2013 年夏季印度盧比和印尼盾等貨幣的暴跌是“熱錢”外流造成破壞的另一個例子。 2013 年 5 月,在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暗示可能結束美聯儲大規模的債券購買計劃後,外國投資者開始平倉在新興市場的頭寸,因爲近零利率時代(廉價債券的來源)錢)似乎即將結束。
外國投資組合經理首先關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這些國家由於經常賬戶赤字擴大和高通脹而被認爲更加脆弱。隨着這些熱錢流出,盧比兌美元跌至歷史新低,迫使印度儲備銀行出手捍衛該貨幣。儘管盧比在年底前有所回升,但 2013 年的大幅貶值嚴重侵蝕了投資印度金融資產的外國投資者的回報。
歸納總結
雖然 FDI 和 FPI 可以成爲經濟體急需的資本來源,但 FPI 的波動性要大得多,這種波動性會在不確定時期加劇經濟問題。由於這種波動可能對其投資組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散戶投資者應熟悉這兩種主要外國投資來源之間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