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金磚國家與美元的爭端已持續一段時間,而隨着特朗普上臺,爭端似乎進入了新的階段。
事實上,在拜登擔任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期間,金磚國家已經在去美元化道路上竭盡全力地推進,儘管具體實施起來並沒有取得多大成效。
隨着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出任金磚國家,其面臨的困難似乎進一步加大,以至於部分成員國決定放棄去美元化的想法,至少目前如此。
BRICS 是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的首字母縮寫。
它是2009年由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共同成立的政府間組織,兩年後南非加入。
然而多年來,其他國家也紛紛加入,以至於自去年以來該組織已更名爲“金磚國家+” 。
現在,除創始國外,埃及、阿聯酋、埃塞俄比亞、伊朗、印度尼西亞也是該組織的成員。
金磚國家組織成立的初衷是建立一個自主的金融架構,以替代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因此,金磚國家組織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除了政治性之外,也純粹是金融性的。
事實上,自 2009 年起,他們就提議創建一種新貨幣來代替美元作爲全球儲備貨幣,有趣的是,比特幣也誕生於同一年。然而,最初他們還沒有明確談論去美元化。
2022 年,這一提議成爲一項具體項目,倡議創建一種基於一籃子其他貨幣的新全球貨幣,具體目的是挑戰美元的霸權。當時,喬·拜登擔任總統,有趣的是,這也是俄羅斯襲擊烏克蘭的一年。
但說實話,真正的去美元化尚未真正開始。
事實上,隨着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元已恢復強勢。
事實上,美元指數目前的價值約爲 108 點,遠低於 2022 年的 113 點的峯值。此外,強勢美元有助於其他國家向美國出口商品,而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市場。
然而,其潛在想法可能是創建一種新的強勢貨幣,使金磚國家能夠增強對非金磚國家的購買力。
因此,如果一方面去美元化已成爲十五年來的目標,而另一方面,金磚國家創建替代美元的全球貨幣的項目也已啓動三年,那麼最終,就目前而言,這些舉措所取得的成果實在是微不足道,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
自唐納德·特朗普就任總統以來,美元指數從103點上漲至110點,隨後又回落至108點。
不過,此前在拜登總統任職期間,該數字在 2022 年的峯值期間甚至曾達到 113 點,儘管後來回落至 100 點。
重要的是要記住,從歷史上看,美元指數幾十年來波動的值正是這些。
也就是說,扣除美元指數的波動,三十年來,美元的強勢在全球範圍內長期沒有太大變化。
由此看來,金磚國家去美元化倡議目前看來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隨着特朗普當選,這一可能性則更小。
例如,印度早已實際上放棄了去美元化,而印度尼西亞最近也開始與不反對使用美元進行國際交易的國家結盟。
最終,堅決反對使用美元的國家似乎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然而,有人猜測,美元實力下降最終可能對唐納德·特朗普有利。
關鍵點在於針對那些向美國大量出口的國家發動的貿易戰。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目前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嚴重不平衡,因爲美國的進口量遠遠大於出口量。
此外,還需要補充的是,強勢美元極大地促進了進口,但實際上卻抑制了出口。
短期內,特朗普試圖通過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來解決問題,但這不可避免地會引發通貨膨脹,而美國目前無法承受通脹的上升。
因此,從中長期來看,對特朗普來說,取消關稅,或者至少不要增加關稅,以弱勢美元促進出口是有利的,但這也會對進口不利。
然而,目前而言,關稅對美元指數產生了相反的影響,但有猜測認爲,從 3 月份開始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美元可能開始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