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圖在每天4小時裏產生16根K線,比起5分鐘圖的每天48根K線要少很多。單從K線形態角度來講,穩定性和確認性要比5分鐘圖高一些。那爲什麼不用10分鐘圖或20分鐘圖呢?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但我是從交易時間這個方面來估計,可能是從大到小平均分拆推算下來的原因。因爲每天我們的交易時間是4個小時,從時間的固有特點分拆的話,4個小時可以分拆爲兩半,所以,就有了上午交易2小時,下午交易2小時。4小時還可以分拆爲4個1小時,每小時是60分鐘(就是60分鐘圖)。每個小時又可以分拆爲兩半,就是兩個30分鐘,就有了“30分鐘圖”。而每30分鐘又可以分拆爲兩半,就是兩個15分鐘,就有了“15分鐘圖”。30分鐘也可以分拆爲3個10分鐘,但目前大多數證券軟件中多用的是“15分鐘圖”,“10分鐘”和“120分鐘圖”在有些軟件裏有,但大多數沒有。
我們就以主要的多數應用圖爲主來講。這裏磨點嘴皮講各個“分鐘圖”的劃分來源,並不是廢話。因爲在技術分析中,必須清楚地瞭解這些帶有重要特點的“時間劃分圖”的來源和圖與圖之間的“時間的不同區域”,纔會在結合起來的技術分析中,考慮到全面的時間的連貫性,特別是股價變化的連貫性反應的總體形態和技術動作的連鎖反應。
同一個技術動作,由於不同的時間區域劃分來表現,往往會形成各自不同的形態表現特點。而分析這些不同的時間圖的目的,就是從不同之中,找出相同的東西出來。這樣,纔會從整體上分析判斷出股價目前的波動意圖和將要發展的方向。
“時效性”在15分鐘圖裏的表現區域就會比5分鐘圖裏大的多,特別是實盤中,15分鐘圖穩定性高一些,就“省略”了很多5分鐘圖裏那些過多的反覆波動動作,對股價的運行軌跡看起來更爲清晰些;而且結合多天以來的整體運行狀態,可以從較大的時間區域來把握和確認5分鐘圖裏的新動向對整個股價運行形態的影響大小。
那是不是可以不用看5分鐘圖而直接看15分鐘圖呢?不可以。因爲5分鐘圖是股價以K線形態表現圖裏最小的圖(由於1分鐘圖和3分鐘圖只是有些軟件中有,這裏就只講大多數軟件中的)。而一般K線變化組合(從扭轉動作上講)中3根K線形成一個扭轉動作佔大多數的量。而3個5分鐘K線剛好可以完成一個最小的扭轉動作,剛好3個5分鐘K線形成一根15分鐘K線。
需要把5分鐘圖和15分鐘圖兩者結合起來看、分析,纔可以更爲準確地抓住一些最先開始的技術動作的變化。所以,不能單獨的分析某一個“分鐘圖”,而是要結合起來看。在分鐘圖中的時間劃分上,從5分鐘到巧分鐘有一個時間區域的跳躍現象存在,就更要相結合地分析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