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第13課:不加防護的操作不是好操作
不加防護的操作一定不是好的操作,特別對於資金量大的投資者而言。防護有兩種性質,一種是主動的防護,一種是被動的防護。何謂被動的防護?就是介入時根本不知道爲何介入,在一種盲目的狀態下被套了。另外還有一種很錯誤的理論,認爲虧損多少就要止損。幾乎所有的投資者,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被套的。按這種方法來操作,最終都不可能有大的成功。
其實,從來不存在真正意義的止損,只存在股票是否依然在可操作範圍內的問題,只有這種意義下才存在止損。一隻股票的走勢,從可操作變成不可操作,站在盈虧的角度,並不意味着操作是失敗的,可能已經極大地盈利了。退出的唯一原因,只是股票的走勢已經不在可操作的範圍之內了。
投資市場中最壞的毛病就是根據盈虧進出,而盈虧不是先驗的,是根據當下的走勢決定的,是被動的。根據盈虧進出,就是根據被動的因素進出,被套也就不足爲怪了。
主動防護一般有兩層意思。其一,介入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特別是對於大資金來說,如果不採取主動的方法,怎麼可能買到足夠的貨?但更重要的是,一旦符合你選股程序的股票的走勢突然變得不正常了,就應該立刻從買入程序中退出。這個防護的啓動是和任何盈虧無關的,只和當下的走勢有關。
例如,在上一課所說的買入程序裏,對於第一個買點,一旦上漲時依然出現空頭模式下的纏繞,就一定要退出。爲什麼?因爲第一個買點買入的基礎在於空頭最後一個纏繞後出現背馳,而現在又出現空頭的纏繞,意味着前面引導買入程序啓動的纏繞並不是最後一個纏繞,也就是程序判斷上出現了問題,因此必須退出。
一般情況下,這種退出一定是盈利的,但這並不能成爲不退出的理由。甚至不排除這種情況,就是退出後,纏繞經過以時間換空間的折騰,慢慢進入了多頭模式,最後還大幅上漲了(這種情況即使出現,也可以根據第二個買點的原則重新介入,所以真正的機會並不會丟失)。但即使是這樣,也絕對不能因爲這種可能的情況而存在僥倖心理,因爲還有更大的可能是纏繞後出現加速下跌。
對於上一課所說的第二個買點,一旦該纏繞中出現跌破前面空頭模式的最低位,就意味着買入程序出現了問題,必須在任何一個反彈中把股票出清。在這種情況下,不排除後面出現上漲,但必須這麼做。
上圖所示爲菲達環保(600526)2013年6月左右日K線走勢圖
任何操作,沒有百分之百準確的。一旦出現特殊情況,一定要先退出來,這是在投資生涯中長期存活的最重要一點。當然,有經驗的人,即使退出,也會按部就班,很有秩序。這和打仗是一個道理,一旦發現戰機不對,就要撤,不能硬抗。
投資是一項長期的事業,別抱着賭博的心態企圖一次成功。只要有這種心態,在市場上最終的結局一定很悲慘。爲什麼要研究符合自己的買賣程序?就是因爲這是市場風浪中唯一安全的港灣。港灣有時候也會有颱風,但不能因爲有颱風就不要港灣了。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就是,買入程序的成功率和市場的強度有關。在強的市場裏,買入程序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0%以上;但在弱的市場裏,成功率就要低多了。
任何由均線等技術系統構成的買賣程序,都只是一個綜合判斷的子判斷,並不是說這一招就可以了。至少有一點是任何單純技術面的買賣程序不能解決的,即相同程序選出來的股票,爲什麼有些漲得多,有些漲得少,能不能就此選出最有力度的股票。這在實際操作中是很有意義的問題。打個比方,技術系統是“海選”,而其後需要的是“複賽”“PK”,這才能選出真正可以介入的股票。關於這個問題,後面會逐步展開。
纏論點睛
1.保護好你的本金和利潤。一是當你介入之後,一旦買入邏輯被破壞,要面對止損的問題。二是當你有了盈利,一旦股票運動變得不正常,需要面對止盈的問題。
2.不要根據盈虧決定進出。不要在虧損的時候抱着不放,甚至不斷加倉攤薄成本;也不要在盈利的時候過早賣掉頭寸,要結合走勢類型來決定進出。
3.買入程序的有效性,和市場強度正相關。市場強度,可以理解爲大盤走勢強弱。強的市場,買入程序的成功率高;弱的市場,買入程序的成功率低。
投資微言
制定計劃,嚴格執行,即使這個計劃可能是錯誤的。這就譬如用兵打仗,一個將軍,多麼周密的戰略戰術也不一定能保證成功。但是如果這個將軍治軍不嚴,軍紀不明,士兵不聽從指揮,那麼肯定是無法打勝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