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 和波士頓諮詢集團 (BCG) 發佈了一份報告,預測到 2033 年,代幣化資產的市場規模將從 0.6 萬億美元增長到 18.9 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 53%,預示着金融世界將發生重大變化。
Ripple和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簽署的新報告顯示,到2033年,代幣化資產的市場規模將從0.6萬億美元增長至18.9萬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爲53%。

到2033年,隨着全球金融重組,數字貨幣的規模將從0.6萬億美元躍升至18.9萬億美元。原因何在?在於監管和機構的採用——債券和房地產等現實世界資產——更快、更互操作的金融基礎設施。立即行動起來的機構將引領下一個金融時代。敬請關注我們與@BCG合作發佈的關於代幣化的新報告。
報告預測,金融世界將發生根本性變革,涉及代幣化。對此,BCG董事總經理兼合夥人Tibor Merey表示:
代幣化正在將金融資產轉化爲可編程且可互操作的工具,並記錄在共享的數字賬本上。這實現了全天候交易、部分所有權和自動化合規。
這種增長基於代幣化的演變,根據報告,代幣化的演變將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設想採用低風險的方式,即機構將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等已知工具代幣化。
隨後,第二階段將進行機構擴張,向私人信貸和房地產等複雜資產領域邁進。
最後,在第三階段,市場將發生真正的轉變,代幣化將被納入金融和非金融產品中。
報告強調,監管透明度是關鍵的增長因素,歐盟、阿聯酋和瑞士等市場已經具備了這種透明度。美國市場也即將具備這種透明度。
不僅如此,通證化的演進還將伴隨更成熟的技術基礎設施,包括錢包、託管平臺等。銀行的戰略投資以及金融科技領域的併購也是重要因素。
對此,RippleX 高級副總裁Markus Infanger表示:
“市場正在從簡單地停留在鏈上的代幣化資產轉變爲融入實體經濟活動。”
近期,區塊鏈生態系統MANTRA推出了一項 1.08 億美元的基金,專門用於現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化。
該基金將分配給從事 DeFi 和代幣化運營的初創企業,特別關注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新興項目。
總體而言,tokenizzazione 是基於區塊鏈將實體資產和金融資產轉換爲數字代幣。
美國衍生品市場運營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也對這一新概念進行了測試。
事實上,3 月底,有消息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 (CME Group) 正在嘗試使用 Google Cloud Universal Ledger (GCUL) 技術對資產進行標記化。
該項目的目標是優化資本市場和批發支付的效率。與參與者的測試將於2026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