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貿易路線,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四世紀,從亞洲延伸至地中海,穿越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臘和意大利。
由於這一時期發生了大量的絲綢貿易,它被稱爲絲綢之路。這種珍貴的面料起源於中國,中國最初壟斷了絲綢生產,直到其創造的祕密傳播開來。除絲綢外,這條路線還促進了其他織物、香料、穀物、水果和蔬菜、獸皮、木材和金屬製品、寶石和其他有價值物品的貿易。
2013年,中國宣佈計劃重振絲綢之路,將其與亞洲、歐洲、非洲和中東的60多個國家連接起來。
瞭解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一系列連接中國和遠東與歐洲和中東國家的古代貿易網絡。這條路線包括一組貿易站和市場,用於幫助儲存、運輸和交換貨物。它也被稱爲絲綢之路。
旅行者乘坐駱駝或馬隊,入住賓館或旅館,通常間隔一天的行程。沿着絲綢之路海上路線的旅行者可以在港口停靠以獲得新鮮飲用水和貿易機會。從事古代遺址研究的考古學家和地理學家是絲綢之路上最現代的旅行者。
絲綢之路的開通帶來了許多對西方產生重大影響的產品。其中許多商品都起源於中國,包括火藥和紙張。這些成爲中國與其西方貿易伙伴之間貿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紙張尤其重要,因爲它最終導致了印刷機的發明,印刷機讓位於報紙和書籍。
中國一直在推動重新開放絲綢之路,以改善亞洲、非洲和歐洲國家之間的合作。
絲綢之路的歷史
最初的絲綢之路是在漢代由中國官員和外交官張騫開闢的。在一次外交任務中,權安在第一次遠征中被俘並被拘留了 13 年,之後他逃離並沿着其他路線從中國前往中亞。
絲綢之路在唐朝很受歡迎,從公元 618 年到 907 年,旅行者可以選擇多種陸地和海上路徑到達目的地。這些路線隨着領土邊界和國家領導層的變化而演變。
絲綢之路是交流商品和文化的手段。它還服務於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研究領域的發展。
絲綢之路還幫助佛教和歐洲僧侶傳教,並在沿線地區傳播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復興絲綢之路
2013年,中國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開始正式恢復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並推出了一項耗資9000億美元的“一帶一路”戰略。該項目是改善中國與亞洲、歐洲和東非其他 60 多個國家互聯互通的一種方式。
它也被稱爲“一帶一路”倡議(BRI),橫跨衆多陸地和海上路線。絲綢之路經濟帶以陸路爲主,連接中國與中亞、東歐、西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海上爲主,連接中國南部沿海與地中海、非洲、東南亞和中亞。
中國將合資企業視爲改善國內增長的重要途徑。它還爲中國商品開闢新的貿易市場,爲中國出口材料和商品提供最便宜、最簡單的方式。
包括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在內的批評者表示,中國正在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向可能違約的國家提供貸款,以此作爲獲得經濟或政治讓步的一種方式。
中國已經跨越了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多個里程碑,包括自 2016 年以來簽署了數百項協議。2017 年 1 月,使用東風貨運列車的新鐵路服務沿着這條歷史路線從北京到倫敦推出,穿過英吉利海峽到倫敦。到達倫敦。這段爲期 16 至 18 天的旅程,行程近 7,500 英里,爲貨運託運人提供了除緩慢但相對便宜的水運路線和快速但相對昂貴的航空路線之外的替代選擇。其他主要“一帶一路”航線從中國飛往歐洲 14 個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