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拄着柺杖走路要快過雖然健步如飛但方向錯誤的人。
中國古代也有一個類似“南轅北轍”的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
有一個人,從魏國到楚國去。他帶上很多盤纏,僱了上好的車,駕上駿馬,請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伕,上路了。楚國在魏國的南面,可這個人不分東南西北,讓駕車人趕着馬車一直向北奔去。
路上有人問他的車要往哪兒去,他大聲回答說:“去楚國!”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你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對。”那人滿不在乎地說:“沒關係,我的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馬,阻止他說:“方向錯了,你的馬再快,也到不了楚國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說:“不打緊,我帶的路費多着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雖然你帶的路費多,可是你走的不是要去的方向,路費再多也只是白花呀!”那個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國去的魏國人有些不耐煩地說:“這有什麼難的,我的車伕趕車的本領高着呢!”路人無奈,只好眼睜睜地看着那個魏國人在路上盲目奔跑。
那個魏國人,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仗着自己的馬快、錢多、車伕好等優越條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他不知道,方向錯了,條件越好,只會離目的地越遠。
在股市裏面也是這樣,方向錯了,快就是慢!方向對了,慢未必就不是快,因爲賺錢速度的快與慢取決於操作的成功率而不是操作次數。
一般來說,10次操作盈利7次大概就是保本。爲什麼呢?因爲下跌時候借'的資金量比例要大一些。
從100元跌到50元,下跌的比例是50%。而從50元漲到100元,上漲的比例是100%。
如果10次操作只盈利5次,那麼,可能這10次操作在總體上是虧損的。所以,要想在股市賺錢,就應當最大可能地提高成功率!10次操作成功10次,自然就真的賺到錢了。
每次賺錢不多,看起來是很慢,就像拄着柺杖走路,其實賺錢速度是最快的。大部分散戶都是想的快速賺錢,操作上快進快出,做短線、超短線,不對就割肉,還美其名曰“止損”。
這種做法,看起來很有效率,其實太慢,越操作得頻繁,離盈利就越遠。試想,如果操作10次,總體都是虧,而別人只操作一次就盈利,可不是比你快得多嘛。
證券公司最喜歡快速的操作方式,而且千方百計地希望大家按照這種操作模式操作。他們天天發信息,弄熱點板塊,談趨勢分析,講行業前景,開座談會,發研究報告,忙得不亦樂乎,其目的也許就是希望大家頻繁進行短線操作。反正你賺錢不賺錢他們不管,他們賺到了你的錢。
如果散戶總想賺快錢,老是割肉、止損,那麼在股市的資金就永遠是不確定的變量。這幾次賺了,說不定下次就會虧回去。除非徹底離開這個市場,才能夠知道自己總體在股市是賺是虧。
再比如,這個月一共操作了10次,6次盈利,4次虧損,總體來說,略微虧損或者略微盈利,但是別人如果只操作了2次,2次都盈利,比較一下,勝負立馬就出來了。你平均3天操作一次,看起來很快,但是虧錢,而別人平均15天操作一次,看起來很笨,很慢,但是賺錢,誰快誰慢呢?同時更悲劇的是:頻繁操作,很可能耽誤了拿着股票就可以平穩賺錢的一個月時間,要知道,股市能夠平穩賺錢的時間是很少的。
如果能夠很好地理解這種快與慢的關係,你就會開始減少操作,並開始重視每次操作的質量而不是數量了。與此同時,也就從虧損的泥潭裏慢慢拔出腿!哪怕只是在岸上慢慢地走,也比在泥潭裏掙扎的人快了不知道多少倍。但絕大多數散戶是沒有明白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的,或者明白了也做不到,不然就不會有高達93%的人虧損了。
所以,在股市裏面,慢可能就是快,快可能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