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的基本認識
對於初入股市的朋友來說,中樞是個陌生的詞,因爲其他所有介紹股票的書籍都沒有提到過。對於學過纏論的朋友來說,先別忙着提筆和線段,全書看完就知道了。
中樞是用來定義所有的走勢的。庖丁解牛是順着骨縫之間的關節點操作,一整頭牛由N根不同的牛骨搭建成爲牛的基本形態,然後再附上肌肉、皮毛,就是一隻牛了。打開任何一隻股票的行情圖,當前級別的整個圖形都由上漲、下跌、橫盤組合而成,其間的價格波動就是行情圖的肌肉與皮毛,上漲、下跌、橫盤爲股票的骨骼。而中樞,就是用來識別每一根骨頭的。炒股,就要順着上漲、下跌、橫盤之間的關節點操作。
中樞的定義
連續三段同級別走勢類型的價格重疊區間,稱爲高一級別的中樞。照例先上圖,道理後面再講。
上圖中,用折線標出來的四個上下,按先後順序依次是上漲、下跌、上漲、下跌,這種走勢可以視爲a+b+c+d。其中,b、c、d走勢的價格重疊區間爲中樞區間,區間高度的兩端爲這段走勢中較低的高點與較高的低點,即圖中方框內的時間與區間。而這樣的年線中樞,是由其次級別的走勢類型構成的,即季線。
從季線圖中可以看出,構成年線中樞的三個季線級別走勢類型都有着明顯的三段走勢。當然也可以不止三段,比如五段也是有的,但在大級別的圖中比較少見。看到這裏就應該想起來第一章第一節的兩個盤整,實際上就是某級別的中樞。而a+b+c那種類型的走勢,實質上構成了高一級別的中樞。
中樞,是任何一個級別的走勢都必然會出現的特徵,也就是說任何一種走勢類型的完成,都至少形成一箇中樞以後纔有可能,這樣就對其他的買點有了指導意義。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爲什麼中樞是必然形成的,這裏簡單地說一下,詳細的道理放在本書的最後。股票的最基本特徵就是波動,任何一隻股票的走勢都不可能一次向下後就永遠向上,或者一次向上後就永遠向下,由此可以反證得:在股票價格的任何一種走勢中,N形的走勢是必然會出現的,這是不論時間和空間的。
由上面得出的結論,就可以對所有股票的所有走勢圖進行劃分,整幅走勢圖是怎麼樣的一個構成就有了較爲明晰的概念。
在上圖中,如果要判斷某一個走勢的結束點,就再降低一個級別,去看月線的走勢圖,通過MACD來輔助,這種判斷方法與第一章第一節以及第四節介紹的方法是相同的。
再來看幾個中樞的實例:
例1:上證指數周線中樞,日線圖
上證指數週線中樞,周線圖
有人可能要問這個中樞前面的一個上漲和下跌是否屬於中樞區間,答案是否定的。在一個下跌走勢中,中樞的劃分由第一個反彈上漲開始,到盤整中的最後一個上漲結束,並且這段走勢要符合次級別走勢類型這一定義。圖2-4中的周線中樞是在一個下跌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前面一個下跌不屬於中樞範圍,再前面一個反彈的級別太低,不滿足次級別走勢類型的定義。
另外要注意的是,中樞的區間內並不一定是三個同級別走勢類型的重疊,而是至少三個,而一旦達到九個,就形成了三個同級別中樞重疊的狀態,這種情況下中樞的級別就上升了。因爲根據中樞的定義,三個同級別走勢類型的價格區間重疊,構成高一級別的中樞,那麼三個日線級別的中樞相重疊,本身就構成了更高一級別的周線中樞。
例2:中國寶安(000009),日線圖表,日線中樞
上圖中的日線中樞區間內共有7個30分鐘走勢,但中樞的區間仍然由前三個構成,後面的稱爲中樞的延伸。但這樣的延伸一旦達到九個,中樞的級別就擴大了(如上圖中的圖形,也可以採用把中樞前後的兩個30分鐘走勢包括在內的方法,這樣中樞的級別就上升了,用哪一種方法都好,不要變來變去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