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利比與市盈率的區別和聯繫。前面講過,本利比和市盈率有類似的功能,計算方式的區別是分母不一樣,本利比是採用每股股息,本益比(市盈率)是每股收益。
股息和收益有着根本的區別,股息是投資者已經或確定要拿到手的現金收入,而收益是上市公司確認的收入,受益人不一樣。
本利比是基於每一個投資者所獲得的真實收益,市盈率是基於公司或者說是全體股東的共同收益。
簡單地說,本利比的數字投資者自己知道,市盈率的真實情況投資者未必知道。
在衡量股價的價值和風險時,同等風險程度下,本利比數字要比市盈率高,這是因爲市盈率總的分母是每股收益,本利比的分母是每股股息,股息是收益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企業的收益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全部用作爲股息發放的。
特殊情況下,本利比也可以比本益比大,比如企業利用歷史公積金給股東發放紅利。
2.分析本利比和獲利率時,主要看該項指標的穩定性。本利比和獲利率不像國債或銀行利息那樣固定,它們會隨企業的盈利能力而變化,隨企業股利發放政策的改變而變化。在對它們進行分析時,不要關注某一次數字的大小,而應該關注它們的穩定性。投資者不能僅憑某次本利比或獲利率的高低來評價企業的股息發放水準和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股利發放水準和持續性會因公司的經營需求和目的而改變,一般有着穩定持續性股利發放政策的公司,其盈利能力既強也能夠持續。
對於上市公司高派息的原因可以歸納爲以下幾點。
1. 回報股東,獲取投資者的信任和關注。許多績優公司對公司形象和股價表現比較關心,它們會採用較高水準的股利發放政策來贏得投資者的信任,以保持企業的良好形象。這些公司一般是績優股或藍籌股,多出現在行業或細分行業中的龍頭股中。
2. 提高淨資產收益率指標。隨着公司的發展和淨資產增長,企業如果沒有進一步擴大再生產的需要,那麼淨資產收益率會下降,對於股東來說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也不利於企業形象,因此,公司會考慮將這部分多出來的資金分配給股東,這樣淨資產收益率會得到提高。這類公司多屬於那些經營較爲穩定、盈利能力較強、現金流充沛、每股淨資產高的上市公司,採用高派息的分紅政策,可以使上市公司和投資者雙方得益。
3. 初始股東(大股東)套現。在A股市場裏,公司剛上市時需要大資金的認購,這些大資金控制着公司的股利發放政策。由於某些原因,持有大量低價股票的大股東收回或降低投資成本時,會選擇高比例派息。
4. 爲再融資鋪墊市場信心。有些公司爲了能夠順利完成再融資,也會採取高派息政策,這樣既可以加大通過審覈的概率,也可以營造良好的市場氣氛,便於新股發行順利完成。這種現象多出現在成長型公司中。
3.作爲交易型投資者,不能僅憑本利比和獲利率進行交易決策。前面講過,以獲取紅利爲主的投資者,可以將這兩項指標作爲最重要的參考投資指標,這是基於公司穩定的分紅派息能力高於銀行利息或其他某些投資產品,並不是因爲本利比和獲利率支持股價出現較快的上漲。從交易的角度來說,雖然本利比和獲利率可以幫助投資者衡量上市公司的經營能力和成長性,但並不代表它們的股價會在某一段時間上漲幅度大於那些分紅派息少或者沒有分紅派息的上市公司。
4.識別企業分紅派息的目的,比本利比或獲利率數據本身更重要。在A股投資中,獲取股價在未來上漲後形成的差價是主要目的(至少短期內較難改變),股價的變化幅度取決於企業的未來發展,企業的分紅派息是對過去投資者的回報,或是暗示企業未來的某種經營思路,而這種思路會直接影響股價未來的表現。因此,識別本利比背後的原因就顯得更加重要。最讓市場擔心的是。公司經營者分紅派息的目的不純,比如前面所說的“套現”和非良性的“再融資”。如果是這種目的,投資者就需要小心“利好”兌現後股價下跌的風險。爲了避免“分紅派息”陷阱,投資者應該儘量避免參與炒作股價處於高位、高市盈率、低淨資產收益率等重要指標不佳的股票。
5.本利比和收益率往往侷限於評價已經有股息發放記錄的公司,記錄越多,聯繫性越強,該指標的評價作用越高。如果公司的分紅派息記錄很少或根本沒有,這樣就無法憑藉本利比或收益率來分析。特別是在目前的A股市場中,由於企業分紅派息並不是固定的,現金分紅派息沒有形成大的氣候,因此,並不是所有股票都可以用本利比來評估企業的投資價值和股價的風險,只能藉助市盈率、收益率等其他指標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