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衆行爲最早是由著名經濟學家John M.Keynes於20世紀30年代在其劃時代名著《通論》中提出的。從衆行爲的表現爲:當由於信息不對稱、或者信息識別能力的差異而使某個市場參與人掌握的信息不充分時,他往往從其他參與人的行爲中提取信息,從而採取類似的行爲。Keynes用“選美投票”爲例來說明人們的從衆行爲:投票人投自己認爲最漂亮的美人並不足以言勝,個人的審美標準在決定競賽獲勝者時是無關緊要的,而正確地預測其他投票人的可能動向,選出大多數投票人喜愛的美人才可能穩操勝券。
證券市場上有關從衆行爲存在性的實證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Scharfstein和Stein(1990)的研究發現基金經理之間存在明顯的從衆行爲;Grinblatt、Titman、Wermers(1995)發現共同基金投資的從衆行爲;Trueman(1994)則證實金融分析師之間存在顯著的從衆行爲。在國內,施東暉(2001)的研究認爲,國內投資基金存在較嚴重的從衆行爲,投資理念趨同,投資風格模糊,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股票價格的波動。宋軍、吳衝鋒(2001b)使用個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標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羣行爲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羣行爲程度高於美國證券市場的羊羣行爲程度,在市場收益率極低時的羊羣行爲程度遠高於在市場收益率極高時的羊羣行爲程度。
關於證券市場上從衆行爲的成因的研究也有一些結果。Shiller(1981)的研究表明,投資者的從衆行爲可能源於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它可能受經驗法則、直覺、小道消息、大衆意見等影響,隨某一事件的發生而突然集體改變投資決策,引發股票價格異常波動;Banerjee(1992)認爲,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無法直接獲得別人的私有信息,但卻可以通過觀測別人的買賣行爲來推斷其私有信息,此時就容易產生從衆行爲;Scharfsta和Stein(1990)指出,報酬與指數基準掛鉤的結構性缺陷和對基金經理能力判斷標準的缺陷,間接鼓勵基金經理追隨指數或同行進行投資決策,產生從衆行爲;Lakonishok,Shleifer,Vishny(1994)的研究認爲,代理問題也會引發機構投資者的從衆行爲或正反饋交易策略;Falkenstein(1996)則認爲,機構投資者也有可能需要購買特定種類的股票,或者回避低流動性和高交易成本的股票,從而產生從衆行爲。在國內,朱少醒(2000)的實證研究表明,滬深兩市的證券投資基金的從衆行爲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基金對股票某些特性的共同偏好,基金傾向於投資處於高速成長行業中的公司,傾向於選擇總股本較小而淨收益率較高;的股票。李心丹(2004)對從衆行爲的成因、市場效應和實證研究進行了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