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成交量也是困擾新股民的問題。
比如說如果打入了6.90元,是不是就要按6.90元成交呢?
也不一定。因爲股票成交時和買東西不一樣,不是談好價錢再買,而是隻要對方提出的條件能被接受就行,所以這就要看是誰先提出條件了。假如是賣的人先提出高於6.80元他就可以賣,隨後你又提出低於6.90元你就可以買。這時因爲賣方在前,所以就按賣價6.80元成交了。反過來,如果你先提出條件,買價在前,那麼就按買價6.90元成交。當然實際上因爲買賣的人很多,計算機處理的過程比這還要複雜得多。它要將接收到的買賣信號全部放入計算機內,每20筆或者15秒鐘成交一次,這樣出來的價格就不一定是你剛纔輸入的價格了。它可能是在6.90元和6.80元之間的某一個價格。如果你真想買入某一種股票,最好適當給出一些提前量,以加大保險程度、當然你也要考慮能忍受的程度,不要隨便加得太多,賣的時候也是一樣,在價格平穩時可以適當打低一兩分錢,變化快時則要打低一兩角錢甚至更多,以便容易成交。因爲在高潮時成交量很大,價格變化也快,可能你剛打完,價格就又變了。因爲這時要買賣的人多,傳輸信息需要的時間也長,而證券公司和交易所之間的通道有限,業務員要處理的信息量大,自然不像平時那麼通暢了。有時雖然你給出的價位比大盤七顯示的價位高,結果還是買不到。
有時我們不能按我們理想的價格買到或賣出我們的股票,除了信息傳輸需要時間這一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成交量的影響。
買賣股票的人可以看做是排成兩隊等候的人,但是這兩支隊伍並不是只是遵循通常排隊時的先來後到那樣簡單的排法,而是我們前面介紹過的有三條原則: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和數量優先,這樣,這個隊伍就不斷有人插隊進來。當買賣股票的人不太多時,就好像買賣股票兩邊的人都差不多,都在耐心的等待輪到自己,而當買賣股票出現高潮的時候,常常是一邊人多,一邊人少。比如在買股票時,如果大家都想買,於是買股票的人排起了大隊,而賣股票的人寥寥無幾。在買股票這一邊,如果有人這時出的價高、量又大,因而就好像排隊時他插在了最前面,而這時本來便宜的股票就不多,結果一下子就讓他都給買走了。因爲這些股票的成交價並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顯示屏上雖然看到股票的價格在往下走,而實際上這些股票的成交量並不大,只能滿足那些出了最高價錢的人的需要,即使你出的價格比市場成交價高,卻仍然很可能還是未能買到股票。賣股票時也是同樣,雖然你看到有人以比你給出的價格還要高的價格在賣出股票,而你仍然賣不掉。這就是成交量的問題。